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總標題:前四月我國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進出口數據凸顯韌性)
2024年前4個月,我國對外貿易在複雜國際環境中展現出較強抗壓能力。數據顯示,多元化貿易方式協同發力,一般貿易保持主導地位的同時,加工貿易與保稅物流同步增長,共同推動外貿總值穩定運行。進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背景下,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
前4個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9.05萬億元,占同期外貿總規模的64%。出口端表現尤為亮眼,5.53萬億元的出口額同比增長7.3%,反映出國內產業鏈競爭力和國際市場需求的雙重支撐;進口方面則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3.52萬億元的進口額同比下降8.4%,顯示企業採購策略更加注重效率優化。
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下,加工貿易進出口規模達2.54萬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出口端貢獻顯著,1.58萬億元的出口額實現5.5%的增長,進口領域則因技術設備需求提升帶動9605.7億元的採購規模,增幅達到8.4%,印證了國內產業升級與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協同效應。
作為外貿新業態代表,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2.04萬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出口業務增速尤為突出,8474.8億元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7.7%,進口規模則保持平穩,1.19萬億元的總量實現0.6%的小幅增長。這種發展態勢既體現了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方式的蓬勃活力,也反映了綜合保稅區政策效能的有效釋放。
當前我國外貿呈現結構優化與動能轉換並進的局面:一般貿易主導地位持續強化,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速推進,保稅物流創新優勢逐步顯現。三大貿易方式形成"穩定器助推器增長極"的協同效應,在全球經濟復甦承壓背景下,為全年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需進一步鞏固產業鏈韌性,深化制度型開放,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