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手機終端 資訊詳情
晶片代工巨頭一季度業績分化 大基金減持動作引關注
 晶片 2025-05-09 00:35:1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兩家主要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與華虹公司的業績出現顯著分化。在市場需求波動及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芯國際憑藉產能提升實現淨利潤大幅增長,而華虹公司則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與此同時,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通過旗下子公司對兩家企業的持股進行調整,減持動作引發市場關注。

  一、中芯國際淨利潤翻倍增長 產能利用率創新高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晶片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中芯國際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實現營業收入163.01億元,同比增長29.4%;歸母淨利潤達13.56億元,同比激增166.5%。公司表示,業績大幅攀升主要得益於晶圓銷量增長及產品組合優化。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達89.6%,較去年同期的80.8%和上季度85.5%均有提升。展望二季度,中芯國際預計收入環比將下降4%6%,毛利率維持在18%20%區間,並強調下半年需應對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

  二、華虹公司淨利驟降近九成 研發投入與匯兌壓力凸顯

  同期華虹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13億元,同比增長18.66%,但歸母淨利潤僅為2,276.33萬元,同比暴跌89.73%。公司指出,研發投入增加、所得稅抵免減少及外幣匯兌損失是利潤下滑主因。儘管華虹製造項目產能爬坡進度符合預期,且產能利用率保持滿載,但市場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預計二季度營收將在5.5億至5.7億美元之間,毛利率約7%9%。

  三、大基金減持動作頻繁 釋放行業調整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大基金旗下全資孫公司鑫芯(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一季度大幅減持中芯國際6,597.72萬股及華虹公司633.3萬股;同時,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對華虹公司減持1,237.96萬股。這些動作反映出資本層面對行業短期波動的謹慎態度,同時也可能推動企業加速技術升級與市場布局。

  綜上所述,國內晶片代工領域在2025年開年呈現明顯分化態勢。中芯國際通過產能擴張與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盈利突破,而華虹公司則因成本壓力面臨階段性挑戰。大基金的減持行為不僅體現了資本對行業周期性的動態調整,也為企業後續發展敲響警鐘——需進一步強化技術競爭力並應對市場波動風險。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格局持續演變,頭部企業的戰略選擇與資本動向將繼續影響行業未來走向。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晶片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