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農業 資訊詳情
糧食穩產與畜牧轉型:中國肉牛奶牛產業突圍之路
 糧食 2025-05-12 16:31:01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4年我國肉牛、奶牛市場經歷階段性低迷後,在政策支持下逐步回暖。通過種源優化、飼料革新及產業鏈協同等舉措,養殖端虧損持續收窄,行業正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升級。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牛肉市場價格回升,吉林等地活牛交易活躍,寧夏奶業存欄結構優化,政策紅利正轉化為產業韌性。

  一、肉牛產業提質增效:種源與飼料雙輪驅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糧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吉林省作為我國重要肉牛產區,通過政策組合拳推動產業升級。2024年投入4775萬元實現優質肉牛凍精免費發放全覆蓋,改良後品種生長效率提升,養殖成本降低15%以上。同時推廣「莖穗兼收」技術,將玉米秸稈粉碎發酵為膨化飼料,替代傳統干秸稈飼養模式,單頭牛年度飼草成本減少約300元。在長春、延吉等地交易市場,活牛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終端牛肉售價,4月牛肉零售價較年初上漲12%,養殖利潤空間逐步恢復。

  二、奶業紓困多管齊下:補貼與金融協同發力

  受消費淡季影響,寧夏等主產區生鮮乳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為緩解「賣奶難」,自治區統籌超億元涉農資金,引導乳企按參考價收購鮮奶,並協調金融機構發放190餘億元養殖貸款,確保中小牧場不抽貸、不斷貸。靈武縣某養殖場通過政策補貼節省飼料及凍精採購成本40%,疊加銀行授信支持,年度運營壓力顯著減輕。此外,部分養殖戶將富餘鮮奶加工為現制乳品,通過社區零售渠道實現溢價銷售,一季度寧夏散奶收購價回升6.8%。

  三、產業鏈協同降本:產業集群與飼草保障並行

  吉林梅河口肉牛屠宰產業園的建成,形成「養殖—加工—銷售」閉環,降低農戶市場風險的同時帶動區域就業。國家層面則通過耕地資源優化布局優質苜蓿種植,目前山東、寧夏等地已出台專項政策支持飼草業發展。數據顯示,寧夏88.5萬頭奶牛中僅10%依賴自種牧草,規模化飼草基地建設將有效緩解飼料進口依賴問題,為糧食安全與畜牧業協同發展提供支撐。

  總結

  從肉牛凍精免費發放到奶源加工轉型,政策精準施策正在重塑養殖業競爭格局。通過強化種源技術、創新飼料結構、完善產業鏈配套及保障飼草供給,我國肉牛和奶牛產業正逐步擺脫價格波動困擾,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未來需持續關注消費復甦與國際糧價聯動效應,進一步鞏固產業升級成果,築牢糧食安全與畜牧振興的雙重防線。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糧食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