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民航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全國民航運輸旅客總量達1115萬人次,日均運輸量為223萬人次。與2019年相比增長55.4%,較去年(2024年)也實現了11.8%的增幅;累計保障航班約9.1萬班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112.8%。這一數據不僅體現了民航市場活力持續釋放,更反映了公眾出行需求的強勁反彈。
假期期間民航日均客座率升至85%,較2019年提升1.5個百分點,國內客運航班量達6.9萬班次,日均為13809班,恢復程度達到2019年的119.4%。航班正常率達89%,同比去年增長1.97個百分點。民航單位通過科學調配運力、強化安全監管及提升服務品質等舉措,在保障運輸效率的同時有效控制了延誤風險。
假期期間,廣州白雲、上海浦東、北京首都等大型樞紐機場持續承擔主要客流壓力,同時部分旅遊目的地的支線機場表現亮眼:布爾津喀納斯、黔南荔波等10餘個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均超過100%。熱門航線則集中在京滬深廣與核心城市的往返線路上,例如上海虹橋至北京首都、深圳寶安到上海虹橋等單向航線需求旺盛。
此次運輸高峰的順利應對,離不開民航系統對安全底線的堅守和資源調配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動態監控航班流量、優化空域使用效率及加強地面服務保障,民航在滿足公眾出行需求的同時,實現了運行品質與旅客體驗的雙提升。
總結來看,2025年五一假期民航運輸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客運量創新高、支線機場表現突出、核心航線熱度不減。這些成果既得益於行業恢復性增長趨勢,也彰顯了民航系統在複雜需求下的韌性與適應能力。未來隨著基礎設施完善和智慧化管理深化,民航服務有望進一步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持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