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食品 資訊詳情
2025年甜瓜行業現狀分析:河南省甜瓜行業生產規模龐大
 甜瓜 2025-05-13 16:27:18

  在全國西甜瓜產業版圖中,河南省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西甜瓜生產規模龐大,在保障市場供應、助力農民增收和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甜瓜作為西甜瓜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不僅關係到產業結構的優化,更影響著整個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2025年甜瓜行業現狀分析:河南省甜瓜行業生產規模龐大

  一、甜瓜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產規模呈現穩定態勢

  2022年,河南省西甜瓜播種面積達27.29 萬hm²,總產量1461.9萬噸。其中,甜瓜播種面積為4.08 萬 hm²,雖比2021年減少 1.35%,但總產量仍實現增長,達到169.58 萬噸,較2021年增長1.62%。這一數據表明,甜瓜產業在播種面積略有縮減的情況下,通過生產效率的提升,依然保持了產量的穩定增長。

  (二)優勢區域逐步形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甜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河南省甜瓜生產已形成相對集中的優勢區域,主要集中在周口市、安陽市、南陽市、濮陽市、駐馬店市等地,這些地區的播種面積占全省甜瓜播種面積的 45% 以上。全省還形成了以滑縣、內黃縣、濮陽縣等為主的豫北設施甜瓜產業帶,產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為甜瓜產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栽培方式靈活多樣

  河南省甜瓜生產以春夏季節栽培為主,栽培方式豐富多樣。部分甜瓜採用大中棚(多層覆蓋)和溫室栽培,在 2 月中下旬定植,4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上市;小拱棚甜瓜栽培多在 3 月下旬定植,6月上中旬至 7 月中旬上市。此外,還有部分甜瓜採用露地栽培,且與其他作物間作套種,如小麥、大蒜套種甜瓜等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種植效益。

  (四)種植品種豐富多樣

  經過多年的種植實踐,河南省已篩選出一批適合不同設施和茬口的甜瓜主栽品種。厚皮甜瓜主要採用設施栽培,品種有玉菇、伊莉莎白、東方蜜、眾雲 18、脆梨等;薄皮甜瓜設施和露地栽培兼有,主要種植品種有綠寶、珍甜 18、羊角脆、博洋 9、博洋 61 等。豐富的品種選擇,滿足了不同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口味偏好。

  (五)種植結構持續調整

  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轉變和生產效益的驅動,部分瓜農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將甜瓜種植從露地轉向設施種植,以實現提前上市,避開銷售旺季。一些地區的甜瓜設施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如內黃縣西甜瓜以大中棚和小拱棚生產為主,幾乎沒有露地種植,這一趨勢有利於提高甜瓜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在甜瓜生產過程中,各種先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包括工廠化基質育苗、嫁接育苗、水肥一體化、生物菌肥施用、簡約化栽培、多層覆蓋、燕型整枝、蜜蜂授粉、生物防治病蟲害等。目前,水肥一體化普及率達到 50%,生物有機肥使用率達到 30%,這些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了甜瓜的產量和品質,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七)產品品質明顯提升

  優質品種的更新換代和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市場需求的推動,使得甜瓜品質整體有所提升。目前,厚皮甜瓜平均中心糖含量達 17.5%,薄皮甜瓜平均中心糖含量達 14.3%,高品質的甜瓜深受生產者和消費群體的喜愛,進一步提升了甜瓜的市場價值。

  (八)經營主體快速發展

  隨著農業規模化生產趨勢的加快,甜瓜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數量不斷增加。眾多經營主體創建了自己的品牌,這些品牌的出現,提高了甜瓜產業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推動了產業的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

  二、甜瓜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種子種苗質量與集約化育苗問題突出

  甜瓜品種存在多、亂、雜現象,導致種子市場混亂,種子質量難以保證。多數瓜農採用自家育苗模式,由於條件簡陋、技術有限,培育出的瓜苗抗病性、抗逆性較弱。從事瓜菜育苗的集約化育苗場較少且分布不均衡,育苗量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嚴重製約了甜瓜產業的標準化和綠色化發展。

  (二)基礎設施與農機農藝結合存在瓶頸

  部分用於甜瓜生產的棚室設施老舊,建造標準低,生產性能差,抗災能力弱,給農事操作帶來不便。目前,用於甜瓜生產的機械多為耕整地、植保、水肥一體化等通用型機械,缺乏與甜瓜種植農藝要求相配套的專用機械,農機農藝結合難度較大,影響了甜瓜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三)標準化生產落實困難,肥藥管理不規範

  河南省甜瓜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從事甜瓜生產的人員年齡偏大,接受新技術、新事物的能力不足;縣、鄉兩級農業技術推广部門人員少,難以提供個性化技術指導服務;生產組織程度偏低,一家一戶生產隨意性大,各項標準難以落實;部分農戶受利益驅使,過分依賴農藥防治病蟲害,過多施用化學肥料,嚴重影響甜瓜品質和產業健康發展。

  (四)采後處理環節薄弱,產品加工滯後

  甜瓜采後處理環節重視不夠,品質測定、分級包裝、保鮮儲藏、流通運輸等環節技術開發應用緩慢,配套設施設備少。甜瓜大多以鮮瓜上市,採用簡易包裝或無包裝,導致產品損耗率高,優質不優價。與其他水果相比,甜瓜加工企業較少,產品類型不豐富,缺乏知名主打產品,產品附加值較低。

  (五)經營主體規模小,品牌建設緩慢

  甜瓜生產仍以農戶為主,單戶種植規模有限,難以形成品牌優勢。大部分合作社結構鬆散,難以形成合力推動品牌打造。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大,無力進行大規模品牌建設,導致甜瓜產業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場競爭力不足。

  (六)市場價格波動大,生產成本攀升

  中小型甜瓜更受消費者青睞,但晚熟瓜上市集中,年際間銷售價格波動較大,存在大小年現象,個別時期還會出現銷售困難。農藥、肥料、地膜等基本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不斷增加,不穩定的市場價格和日益增長的生產成本,降低了甜瓜產業的效益,減緩了產業的發展速度。

  三、甜瓜產業發展的應對措施與建議

  (一)優化品種結構,推進集約化育苗

  充分利用河南省豐富的甜瓜品種資源,加大對新品種選育等應用型研究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適合全省發展的優質甜瓜品種。科研部門和育種企業要做好良種繁育工作,主推抗逆性強、適合簡約化栽培且風味俱佳的優良品種。在甜瓜優勢產區,建設一批包含集約化育苗等的規範化生產示範基地,推動甜瓜育苗向專業化、商品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二)加強基礎建設,提升設施裝備能力

  甜瓜主產地區要大力支持生產基地水電溝渠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冷庫、市場等相關配套設施。及時檢修維護老舊大棚,提高設施農業的安全使用性能和抗災能力。按照整體規劃、布局合理、集中連片的原則,建設一批新的甜瓜規範化生產基地,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提升全省甜瓜規範化生產能力。

  (三)推進標準化生產,推廣簡約化栽培

  農業部門要加強標準化建設,鼓勵科研院所與生產經營者結合生產實際,制(修)訂甜瓜生產栽培措施、產品質量等級、病蟲害防治等地方生產技術規程。加快已有生產標準的推廣應用,依託新經營主體、種植大戶等,示範推廣甜瓜提質增效綠色生產模式,建設規範化生產示範基地。對甜瓜育苗、播種、灌溉、採收加工等關鍵生產栽培技術進行簡約化和規範化,建設簡約化、規範化栽培園,為技術推廣提供科技支持。

  (四)打造產業鏈條,提高采後處理水平

  甜瓜主產地區要加強采後處理建設,完善分級包裝、保鮮儲藏、冷鏈運輸等環節,重點支持田間預冷庫建設,提高產品保鮮能力,擴大銷售半徑,延長貨架期。在主產鄉鎮建設完善產品交易市場,解決產地馬路市場問題,保障產銷順暢。搭建各類推介平台,發展電子商務,推進訂單農業生產,提高產銷對接水平。企業要探索甜瓜加工技術,研發果汁、果脯等休閒食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建立產品信息標籤標示制度和質量追溯體系。

  (五)發展經營主體,加快優質品牌建設

  政府要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組織化程度,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帶動甜瓜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加大對甜瓜品牌建設的支持力度,鼓勵經營主體註冊商標,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及地理標誌。利用媒體、網絡等多渠道宣傳,支持產地舉辦全國性產業交流會、文化節等,打造省級品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價值的優勢品牌。

  (六)強化科技支撐,提升技術服務能力

  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高校、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科技領軍企業等創新平台作用,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攻克制約甜瓜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圍繞甜瓜種植、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培育各類專業化社會服務組織,解決生產服務 「最後一公里」 問題。利用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等項目,全面提升甜瓜從業人員素質。

  河南省甜瓜產業發展現狀呈現出規模穩定、區域集中、品種豐富等特點,但也面臨著種子種苗、基礎設施、標準化生產等多方面的問題。通過優化品種結構、加強基礎建設、推進標準化生產、打造產業鏈條、發展經營主體和強化科技支撐等一系列應對措施,有望進一步提升甜瓜產業的競爭力,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保障市場供應、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甜瓜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