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產業不斷升級的當下,甜瓜產業作為高效經濟作物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區域布局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深入了解甜瓜產業的空間分布、各地區生產優勢差異,以及如何優化布局,對於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意義深遠。通過對過往研究和產業動態的梳理,能清晰把握甜瓜產業在不同區域的發展脈絡與未來走向。
隨著農業結構調整政策的推進和地方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甜瓜產業在生產布局、品種、農藝和銷售等方面得到了政策大力扶持,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中國甜瓜生產呈現出向局部集中的趨勢,形成了華東、中南、西北產區為主的 「三足鼎立」 格局。2011 年,華東 6 省 1 市、中南 6 省、西北地區甜瓜產量分別為 353.7 萬 t、332.9 萬 t 和 265.9 萬 t,分別占全國甜瓜總產量的 27.67%、26.04% 和 20.80%,三者合計占全國甜瓜總產量的 74.50%。《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甜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從全國範圍來看,2011 年甜瓜產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區依次為河南、山東、新疆、河北、內蒙古,僅河南、山東、新疆 3 個省區的甜瓜產量就占到全國甜瓜總產量的 47.49%。通過市場集中度指標 CRn 評估發現,2001 - 2011 年期間,我國甜瓜生產的集中程度總體上呈穩步上升的趨勢。2011 年,甜瓜產量排名前 1、3、5 位省區的產量分別占全國甜瓜總產量的 17.20%、47.79% 和 58.91%,比 2001 年分別增長 27.07%、28.94% 和 13.53% 。
赫克歇爾 - 俄林資源稟賦理論認為,不同地區資源稟賦存在差異,決定了要素相對價格不同,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也有所區別。各地應依據自身資源稟賦安排專業化生產,以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和整體福利效用的提升。這一理論不僅適用於國際貿易分工,對國內農業生產區域分工和結構調整同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農業生產中,各地區氣候、土壤、生產技術、種植制度等條件各不相同,根據區域比較優勢優化布局和進行專業化生產,能提高土地產出效率。
目前測定農業生產層面比較優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國內資源成本法,包含國內資源成本係數、社會淨收益和有效保護率等測定指標;另一種是綜合比較優勢指數法,通過規模比較優勢指數、效率比較優勢指數和綜合比較優勢指數,從生產結果反推比較優勢,適用於一國範圍內不同區域間某種產品或同一區域內不同產品的比較。基於數據可獲取性和指標科學性,採用綜合比較優勢指數法,利用 2001 - 2011 年我國甜瓜及瓜果類作物的生產數據,對全國 29 個省區市的甜瓜生產比較優勢進行測度與分析。
在甜瓜生產規模化和專業化程度方面,排名前 6 位的省區市依次為新疆、河南、山東、黑龍江、吉林、江蘇。東部地區的山東、黑龍江、吉林、江蘇、河北具有強絕對優勢,遼寧具有弱絕對優勢;中部地區的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具有強絕對優勢;西部地區的新疆和內蒙古具有強絕對優勢。在甜瓜生產效率方面,排名前 6 位的省區市依次為上海、甘肅、重慶、廣東、新疆、內蒙古。東部地區的上海具有強絕對優勢,廣東、遼寧、北京、天津具有弱絕對優勢;中部地區的江西和安徽具有弱絕對優勢;西部地區的甘肅和重慶具有強絕對優勢,內蒙古和新疆具有弱絕對優勢。綜合考慮甜瓜生產規模和生產效率,我國甜瓜綜合比較優勢排名前 6 位的省區市依次為新疆、河南、山東、黑龍江、吉林、江蘇。東部地區的山東、黑龍江、吉林、江蘇具有強絕對優勢,遼寧和河北具有弱絕對優勢;中部地區的河南、湖南、湖北具有強絕對優勢,安徽具有弱絕對優勢;西部地區的新疆和內蒙古具有強絕對優勢。
按照地理區域劃分,以新疆、內蒙古西部為代表的西北地區,以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東部為代表的東北地區,以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為代表的華中地區和以山東、江蘇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是甜瓜生產比較優勢最為顯著的區域,構成了現階段中國甜瓜生產的四大主產區。這些地區應在科技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得到傾斜,以發揮比較優勢,提升產業競爭力。按照省域劃分,中國甜瓜生產具有綜合比較優勢的 8 個省區市依次為新疆、河南、山東、黑龍江、吉林、江蘇、湖南、內蒙古。此外,像北京、天津、上海等受本地資源條件限制的甜瓜產區,雖在生產規模上不具優勢,但可憑藉生產效率優勢、市場經濟條件和農產品流通體系,適度發展甜瓜設施化栽培,培育特色優質品種。
各優勢產區應根據本地自然條件、生產習慣和銷售特點,合理布局,建立專業化甜瓜產業帶和產業特區,打造規模化高品質生產示範基地,推廣標準化生產經營模式。同時,調整甜瓜種植結構,在栽培時間上實現分批栽培、均衡上市;在栽培方式上從露地栽培向設施栽培轉變;在栽培水平上從傳統生產型向現代技術型轉變,提高土地產出效率。要優化整合甜瓜基礎研究科技資源,加強科研生產協作交流,推動現代育種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結合,針對不同產區條件、品種和市場需求,研究綜合栽培技術規程,建立和推廣現代高效栽培技術體系,提升甜瓜市場競爭力。各優勢產區要樹立品牌戰略意識,建立品牌建設良好機制,搭建公共服務平台,鼓勵相關組織為品牌創建提供服務,運用政策手段支持企業等開展品牌創建工作,打造知名甜瓜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
綜上所述,中國甜瓜產業已形成一定的區域布局格局,不同地區在生產規模、效率和綜合優勢上存在差異。通過合理的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等措施,能夠進一步優化甜瓜產業區域布局,推動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為農業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