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 內容詳情
2025年甜瓜行業技術分析:探尋有效抗重茬栽培技術迫在眉睫
 甜瓜 2025-05-13 16:13:59

  近年來,甜瓜作為深受大眾喜愛的水果,在市場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山西省忻州市的甜瓜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穩定在2000萬hm左右,其中忻府區、定襄縣、原平市為集中產區,總栽培面積約1300萬hm,占全市總面積的相當比例。栽培品種以薄皮甜瓜為主,占比超98%,厚皮甜瓜占比較小。當地多採用大棚內覆膜栽培,每 666.7m 收入在2000 - 2500元,年總產值達4000萬 - 5000萬元,產品主要銷往忻州、太原、大同、朔州、內蒙古、北京等地。然而,種植過程中連作障礙問題嚴重影響了甜瓜的產量和品質,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探尋有效的抗重茬栽培技術迫在眉睫。

2025年甜瓜行業技術分析:探尋有效抗重茬栽培技術迫在眉睫

  一、甜瓜重茬病的成因剖析

  (一)有害菌肆虐危害甜瓜生長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甜瓜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重茬種植甜瓜後,土壤中的枯萎菌、蔓枯菌、疫黴菌、腐黴菌等有害真菌以及多種細菌數量急劇增加。這些有害菌嚴重威脅甜瓜的生長,例如枯萎菌和蔓枯菌會致使甜瓜根部腐爛、莖稈枯萎;疫黴菌引發根腐和疫病,導致根系腐爛,極大地削弱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阻礙甜瓜正常生長,最終造成產量和品質的下降;腐黴菌同樣會侵染甜瓜根系,使根系受損,嚴重時甚至導致死苗。

  (二)有益菌群減少影響甜瓜發育

  連續種植甜瓜會使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數量逐漸減少。有益微生物對於土壤健康和甜瓜生長起著關鍵作用,它們不僅能夠促進甜瓜根系發育,還能增強其吸收營養的能力。當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時,甜瓜根系的生長與活力受到抑制,對土壤中鈣、鎂、鐵、鋅、硼和銅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也受到限制,導致甜瓜生長受阻,出現葉片發黃等症狀,甚至果實品質下降。此外,有益微生物的減少還會惡化土壤生物特性,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性,進一步影響甜瓜的生長發育。

  (三)土壤養分失衡阻礙甜瓜生長

  甜瓜在生長過程中對鉀、鈣等元素需求量較大,但重茬種植容易導致土壤中這些元素逐漸缺乏。例如,當土壤中鈣元素缺乏時,甜瓜枝蔓頂位葉會變小、發黃,葉緣捲曲,根系發育受阻,還易誘髮根腐、根結線蟲等根系病蟲害,使株體抗病性變弱,增加炭疽、蔓枯、枯萎、霜霉、白粉、褐腐等真菌型傳播病害的發生幾率。鉀元素缺乏則會阻礙甜瓜果實膨大和糖分積累,降低果實品質。此外,重茬還可能導致鎂、鐵、鋅、硼、銅等中、微量元素缺乏。鎂元素缺乏多發生在甜瓜生育中後期,表現為枝蔓下位葉片失綠髮黃,特別是掛果附近的葉片受影響,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營養供應減少,最終導致果實色澤差、風味淡。

  (四)自毒作用制約甜瓜根系發展

  甜瓜的自毒作用也是引發重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甜瓜根系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前一茬甜瓜殘留物在土壤中分解時釋放的有機酸、醛類、醇類和烴類等有害物質,連續積累後會損害植株根部,導致維管束變色、腐爛,喪失正常疏導功能,從而影響根系生長,使葉片枯萎、黃化,生長減緩,並可能引發多種病害。這種自毒效應不僅限制了甜瓜根系對營養的吸收,還降低了其抗病能力,使植株更容易受到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害,增加了連作障礙的風險。

  二、抗重茬高效增產栽培技術詳解

  (一)優化設施條件為甜瓜生長奠基

  規劃甜瓜種植大棚時,需充分考慮甜瓜的生長習性和當地氣候特點。大棚面積宜控制在 500 - 1000m²,以滿足甜瓜生長需求,同時大棚周圍應預留足夠空間,便於日常管理和操作。為降低污染風險、保護作物健康,甜瓜種植區應遠離交通繁忙的道路及污染源,適當抬高地面,並在大棚中心部位栽樹,以保證充足光照和避免積水。

  大棚主體結構推薦採用鋼架結構,立柱和桁架等關鍵承重構件使用鍍鋅鋼管,因其耐腐蝕性能強。覆蓋材料優選透明或白色聚乙烯薄膜,薄膜厚度以 0.08 - 0.12mm 為宜,這種薄膜透光性和保溫效果較佳。大棚內部應配備完善的灌溉系統、通風設施、加熱設備、遮陽系統以及裝卸區域。

  (二)精選品種提升甜瓜綜合抗性

  根據市場需求、當地氣候條件和設施栽培特點,應選擇抗病性強(尤其是對枯萎病、根腐病等重茬易發病害有較強抗性)、耐低溫弱光、肉質細膩、香甜爽口、株型緊湊、結果集中的雜交品種,如『雪甜寶 1 號』『金甜蜜 3 號』『雪脆蜜』『青麗蜜』等。

  (三)嚴格消毒為甜瓜生長營造健康環境

  忻州市溫室甜瓜一般 4 月初開始逐漸成熟,5 - 6 月完成全部收穫。收穫後應及時清除殘株、病葉、病果等,並帶出設施外深埋或燒毀。設施內土壤表面、棚架、牆壁等可使用 20% 石灰水或 1% - 2% 福馬林溶液進行噴霧消毒。7 - 8 月高溫時期,可選用棉隆、威百畝等化學熏蒸劑進行土壤熏蒸。以棉隆為例,在土壤翻耕後,按照 20 - 30kg/666.7m² 的用量將棉隆均勻撒施於土壤表面,然後用旋耕機將藥劑與土壤充分混合(深度 20 - 30cm),混合後立即覆蓋塑料薄膜,密封高溫熏蒸 20 - 30d。熏蒸結束後,揭膜通風 7 - 10d,待藥劑殘留散盡後再進行定植。

  (四)精準幼苗定植保障甜瓜生長基礎

  定植前,在耕整土地的同時要施足基肥,每 666.7m 施用基肥 200 - 250kg,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滿足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此外,可施入適量菌劑或菌肥,促進作物根系生長與吸收。經整地後起壟栽植,壟面寬 30cm,壟高 15cm,壟間距 40 - 50cm,株距 20cm。用黑色 700mm×0.01mm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壟面,可有效防止土壤過濕過澇,抑制雜草生長,減少初侵染菌源,降低蟲源基數。在忻州市,溫室甜瓜的定植時間一般為 12 月初(定植苗苗齡 30 - 35d,具有三四片真葉)。

  (五)精細溫、光、水管理助力甜瓜優質生長

  定植後 3 - 5d,白天溫度宜保持在 28 - 32℃,夜間 18 - 20℃;伸蔓期白天溫度 25 - 28℃,夜間 16 - 18℃;開花坐果期白天溫度 27 - 30℃,夜間 15 - 18℃;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 28 - 32℃,夜間 16 - 18℃;成熟期白天溫度 25 - 30℃,夜間 15 - 17℃。

  保持設施內良好的透光性,定期清潔棚膜,及時清除棚內的灰塵和雜物,保持薄膜潔淨,延緩塑料薄膜逆光率降低的速度。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可在設施內懸掛反光幕,增加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

  甜瓜定植後,應保持土壤適度濕潤。伸蔓期應適度控制水分,建議少量多次澆水,嚴防水分過量,促進根系加深生長,增強植株抗逆性;開花與坐果時通常不澆水,以免影響正常生長,但土壤不能過干;果實迅速生長階段需水量較大,應確保充足水分供應,但要避免積水(可採用滴灌或膜下灌溉等節水技術);甜瓜成熟時應逐漸減少澆水量和頻率,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 55% - 60%。

  (六)適時施肥為甜瓜生長提供充足養分

  定植後,結合澆水每 666.7m 追施尿素 5 - ,促進幼苗生長;甜瓜伸蔓期每 666.7m 施入三元複合肥(N、P₂O₅、K₂O 含量均為 ) ,促進莖蔓生長和花芽分化;當果實長至雞蛋大時開始進入膨大期,追施第 次膨瓜肥,每 666.7m 施硫酸鉀型複合肥(N、P₂O₃、K₂O 含量均為 17%)20 - 30kg 硫酸鉀(K₂O 含量 ) ;果實膨大中期追施第 2 次膨瓜肥,用量與第 1 次相同或根據植株生長情況適當調整;膨瓜後期,可根據植株葉片顏色和果實發育情況適當補充葉面肥,如 0.3% 磷酸二氫鉀溶液等,提高果實品質。

  (七)科學整枝打杈促進甜瓜果實發育

  一般採用雙蔓整枝,即每株保留兩個主蔓,通過控制蔓的數量集中營養,促進果實發育。整枝打杈應在晴天上午進行,以便傷口快速癒合,減少病原菌感染的機會。及時摘除病葉、黃葉、卷鬚和多餘的側蔓,保持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

  (八)人工授粉提高甜瓜坐果率

  設施內種植甜瓜,因缺乏自然授粉昆蟲,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上午 8:00 - 11:00 是甜瓜開花高峰期,也是花粉活性最強的時段。採集雄花在雌花上輕輕塗抹,使花粉均勻地落在雌花柱頭上。也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如氯吡脲等)進行蘸花處理,提高坐果率,但要注意使用濃度和方法,避免產生畸形果。

  (九)有效病蟲害防治守護甜瓜健康

  在病害發生初期,應及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如防治枯萎病可選用 30% 惡霉靈水劑 1000 - 1200 倍或 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 - 1000 倍液等,防治白粉病可選用 15%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1000 - 1500 倍或 30% 醚菌酯懸浮劑稀釋 1000 - 1500 倍液等,防治霜霉病可選用 58% 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等。

  在害蟲發生初期,根據害蟲種類選用合適的化學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如防治蚜蟲可選用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800 倍、3% 啶蟲脒乳油 1000 - 1500 倍液等;防治白粉虱可選用 10% 烯啶蟲胺水劑或可溶性液劑 2000 - 3000 倍、25%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稀釋 2500 - 5000 倍液等;防治薊馬可選用 60g/L 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 1500 - 3000 倍、2%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稀釋 1500 - 2000 倍液等。

  (十)適時採收確保甜瓜品質與效益

  當甜瓜成熟時,應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及運輸距離遠近適時採收。採收時宜在清晨進行,用剪刀或小刀將果柄剪成 「T」 字形,輕拿輕放,避免損傷果實,然後進行分級包裝,及時上市銷售或進行貯藏保鮮。

  甜瓜重茬病嚴重影響了甜瓜的產量和品質,通過對其成因的深入分析,我們提出了一系列抗重茬高效增產栽培技術,包括優化設施條件、精選品種、嚴格消毒、精準幼苗定植、精細溫光水管理、適時施肥、科學整枝打杈、人工授粉、有效病蟲害防治以及適時採收等環節。這些技術相互配合,能夠有效解決甜瓜種植過程中因重茬病導致的產量和品質下降問題,為甜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理論依據,有助於提高果農的經濟效益,推動甜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甜瓜相關研究報告
甜瓜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