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美東時間5月13日,美股市場呈現分化態勢,納指與標普500指數在科技股強勢推動下收漲並抹平年內跌幅,而以傳統經濟為主的道指則承壓下跌。與此同時,政策鬆綁為晶片行業注入強心劑,英偉達等龍頭公司股價大幅攀升;反觀健康保險巨頭聯合健康因管理層動盪及業績預期調整遭遇重挫。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晶片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當日美股三大指數表現分化: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0.64%,報收於42140.43點;標普500指數上漲0.72%至5886.55點,年內累計漲幅轉正;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受科技股提振大幅走高,最終收漲1.61%,站上19010.08點。市場情緒受到通脹數據改善與政策預期的雙重支撐——美國4月未季調CPI同比增速降至2.3%(為2021年2月以來最低),核心CPI維持在2.8%的低位,進一步緩解了美聯儲短期內加息的壓力。
晶片股成為當日最大亮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超3%,英偉達股價單日飆升近6%,延續前兩日逾5%的漲幅勢頭。這一強勁表現源於美國政府對AI晶片出口限制的重大調整:川普團隊宣布撤銷原定於本月生效的嚴格管控措施,並計劃通過與阿聯等國簽訂專項協議,放寬先進晶片供應量至每年超100萬顆。政策轉向直接刺激了英偉達、美光科技(漲5.3%)、AMD(漲4.2%)等企業的股價攀升,凸顯市場對技術出口壁壘放鬆的積極預期。
與晶片板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醫療保健領域的劇烈波動。美國最大健康保險公司聯合健康集團盤中暴跌近18%,創下歷史單日最大跌幅紀錄。此次暴跌源於兩則利空消息:其一,公司宣布取消2025年業績指引,暗示未來增長存在不確定性;其二,CEO因個人原因突然離職,由現任董事會主席接任,引發投資者對管理層穩定性的質疑。值得注意的是,該股自歷史高點已累計下跌超50%,標誌著市場對其長期盈利模式的重新評估。
總結:政策與事件驅動雙輪並行
當日美股走勢充分展現了不同板塊間的顯著分化。晶片行業的爆發受益於出口限制鬆綁和AI技術需求增長,而健康保險巨頭的暴跌則凸顯了企業治理風險對估值的影響。隨著通脹數據持續回落及政策面調整,科技股或將繼續主導市場情緒走向,但個別行業突發性事件仍可能引發短期波動。未來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動向與企業盈利兌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