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專用車 資訊詳情
2025年工程車行業現狀分析:多功能工程車崛起成眾多工程項目關鍵力量
 工程車 2025-05-14 16:00:47

  在2025年的工程車行業,多功能工程車憑藉其強大的綜合性能,成為了眾多工程項目中的關鍵力量。它不僅廣泛應用於建築施工、搶險救災、道路維護等多個領域,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其技術參數和性能也在持續優化,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2025年工程車行業現狀分析:多功能工程車崛起成眾多工程項目關鍵力量

  一、工程車發展歷程:從單一功能到多功能一體化

  工程車的發展歷史頗為悠久,早在上世紀40年代,它就開始嶄露頭角。到了60年代,為滿足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多樣化需求,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到不同類型多功能工程車的研製與裝備工作中。像美國的 M9、法國的 EBG、英國的 CET 等各型多功能工程車相繼問世,這些早期的多功能工程車集多種功能於一身,擁有高效的作業能力,尤其是美國的 M9 型多功能工程車,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卓越,贏得了 「開路先鋒」 的美譽。

  二、典型工程車剖析:功能多樣,各顯神通

  以功能來劃分,多功能工程車可分為綜合破障工程車和工程構築工程車兩類。

  (一)綜合破障工程車:作業能力強,應用廣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程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綜合破障工程車具備一機多能、防護能力佳、綜合作業能力強以及伴隨保障能力突出等特點,又可細分為履帶式和輪式。履帶式的代表車型美國 M9 型多功能工程車,採用康明斯 V - 903 型柴油機,最高時速 48.3km/h,水中速度 4.8km/h,車身質量 15.8t,油箱容積 507L,燃料儲備行駛能力 370km,懸掛為油氣懸掛,能越壕寬 1.57m,克服垂直障礙 0.45m,作業裝置豐富。輪式的如奧地利 「劫掠者」Ⅱ 輪式破障工程車,整機質量 22t,公路最高行駛速度 105km/h,最大爬坡度 35°,可按需加裝推土鏟,用於多種作業場景。我國宇通重工的 S06 型多功能破碎車,是在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後自主研發的成果,採用康明斯 M11 - C225 型發動機,最大破碎深度 2900mm,最大破碎高度 5070mm ,配備先進的懸掛、傳動系統,作業裝置主要為破碎錘,還配有小型推土鏟,可用於多個領域。

  (二)工程構築工程車:機動性強,保障範圍廣

  工程構築工程車主要作業裝置是裝載鏟斗和挖掘機構,可用於快速構築工程、搶修道路、開挖土方等。澳大利亞的 HMEV 型高速工程車,前端裝載鏟斗,後端反鏟挖掘臂,道路最高行駛速度達 100km/h,其空氣彈簧懸掛系統性能優良,還能快速配裝多種作業工具。我國詹陽動力與澳大利亞 ADI 公司合作生產的 GDG130 型多用途工程車,越野性、機動性、行駛穩定性和舒適性出色,長途行駛平均速度不小於 80km/h,通過快換接頭可實現多種作業,還能牽引平板車,綜合工程保障能力強。相比之下,國內其他一些挖掘裝載機,如煙臺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 2006 型多功能挖掘裝載機,最高行駛速度僅 40km/h;神鋼凱斯工程機械(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 580super M 型挖掘裝載機最高行駛速度為 41km/h;傑西博工程機械(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 JCB3CX 型挖掘裝載機最高行駛速度為 36.1km/h,在行駛速度方面與 GDG130 型存在差距。

  (三)國內外工程車性能對比:國內仍有提升空間

  對比國內外多功能工程車性能,國內工程車在機動性和信息化程度上與國外產品存在較大差距。在機動性方面,國內多數工程車行駛速度低,通過性和動力性欠佳,目前只有詹陽動力的 GDG130 型多用途工程車具備高機動性和高越野能力,而國外不少工程車機動速度快,部分還能通過 C - 130 型 「大力神」 運輸機空運,甚至能在水中行駛。在信息化程度上,國外工程車普遍更高,適用範圍也更廣。

  三、工程車研發趨勢:技術升級,未來可期

  (一)信息化程度提升:智能監控,高效作業

  如今,信息化技術在工程車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國外已將多種信息化系統附加和嵌入到多功能工程車上,滿足數位化指揮、控制和通信需求,還能實時監控作業情況。隨著我國北斗系統性能的完善,為工程車配備 「北斗」 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後,可實現精確定位,幫助工程保障單位更好地規劃救援路線,控制工程車進行各類作業。

  (二)「三棲」 機動能力增強:靈活投送,適應複雜環境

  機動能力對於工程車及時到達作業現場並迅速展開作業至關重要。新型多功能工程車將更注重自身機動靈活和易於遠程投送的特點。利用現代控制技術優化發動機動力輸出,採用主動懸掛、智能懸掛及靜液傳動等技術提升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和操作舒適性,發展體積小、重量輕、可快速分解組合的工程車,使其具備水上行駛、空運和低空空投等能力。

  (三)遙控及無人操縱技術應用:保障安全,提升作業質量

  為讓工程車具備全天候、各地域作業保障能力,在惡劣高危環境下保障人機安全並提高作業質量,電子技術、微處理技術、遙控技術和機器人技術將被廣泛應用到多功能工程車上。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可在遙控中心對運行中的工程車進行遠程監控操作,部分工程車還能改造成無人駕駛和遙控作業模式。

  (四)節能技術採用:降低能耗,綠色發展

  工程車屬於高能耗設備,節能技術發展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提高動力源、傳動系統和執行機構的效率,採用混合動力、電噴發動機等技術;二是根據工作裝置和用途進行分工況、分功率控制,提升整機的動力性、經濟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進行輕量化設計,優化結構,使用新型輕質複合材料,減輕自重。採用節能技術的多功能工程車能減少 25% - 35% 的油耗,增加燃料儲備行駛里程,改善車輛排放。

  在2025年的工程車行業,多功能工程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但同時也面臨著與國外產品競爭的挑戰。通過對其發展歷程、典型車型以及研發趨勢的分析可知,未來多功能工程車將朝著信息化、高機動性、智能化和節能化的方向持續發展。國內相關企業需要積極借鑑國內外經驗,加大研發投入,緊跟技術發展趨勢,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和競爭力,以滿足未來工程保障的多樣化需求,推動工程車行業邁向新的高度。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工程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