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中美科技競爭持續深化的背景下,中國商務部近期密集回應多起涉及晶片產業及貿易政策的關鍵事件,凸顯雙方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博弈進入新階段。從華為昇騰晶片遭遇全面封鎖到美國啟動醫藥產品232調查,再到日內瓦經貿會談達成共識,中國堅定維護企業權益並呼籲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晶片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近期宣布,任何使用華為昇騰晶片的產品均將觸發《出口管理條例》(EAR)管轄。這一舉措被視為對華半導體產業的又一次精準打擊。中國商務部指出,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以莫須有罪名對中國晶片產品加碼限制,不僅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更威脅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穩定,並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專家分析稱,此舉可能引發其他國家效仿,加劇技術領域"小院高牆"趨勢。
自4月15日以來,美國商務部啟動針對半導體及醫藥產品的232條款調查,聲稱要評估進口產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中國強調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既損害他國利益又破壞多邊貿易體系。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查涵蓋範圍遠超傳統工業領域——不僅包括價值51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還首次將藥品及原料藥納入審查範疇。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對美出口醫藥產品總額達87.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4%。
在最新一輪中美經貿高層會談中,雙方圍繞落實元首通話共識展開深入磋商,達成《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會後透露的信息顯示,雙方同意就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並承諾避免採取破壞性貿易措施。不過美方仍維持對華232關稅,中國重申該政策無益於產業健康發展,呼籲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
總結來看,此次商務部密集回應既展現了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戰略定力,也釋放出推動務實合作的積極信號。面對美國持續加碼的技術封鎖和貿易壁壘,中國強調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產業鏈安全,並堅持通過建設性溝通化解爭端。未來雙方能否在半導體等核心領域找到平衡點,將直接影響全球科技產業格局與供應鏈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