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1%,核心CPI漲幅回升至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7%,降幅較上月擴大。當前經濟運行呈現"消費溫和回暖與工業品通縮壓力並存"的特徵,政策端持續發力穩定物價預期,部分領域供需關係改善釋放積極信號。
4月份CPI環比上漲0.1%,漲幅高於季節性水平。食品價格環比上升0.2%,牛肉價格上漲3.9%、海水魚價上漲2.6%以及鮮果薯類漲價共同推升,僅鮮菜與豬肉降幅收窄至低於季節性波動。出行服務因假日需求回暖帶動明顯回升,疊加國際金價傳導影響,金飾品價格大幅上漲10.1%。同比看CPI下降0.1%,能源價格下行拖累顯著,同比下降4.8%,但食品降幅收窄至0.2%,服務價格保持0.3%的溫和增長。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落對國內相關行業形成明顯下拉,原油、有色金屬等進口依賴度高的產品價格承壓。國內煤炭需求進入淡季,開採和洗選業價格環比均降3.3%,電力熱力生產價格也隨新能源替代效應下降0.3%。出口導向型製造業如汽車、電子設備等行業受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影響,價格環比延續下跌趨勢。
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推動部分行業回暖,去年11月至今年4月數據顯示:交通工具價格降幅較前6個月顯著收窄2.3個百分點;家用器具價格累計上漲2.9%,扭轉前期跌勢。基建投資帶動黑色金屬、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價格同比降幅分別收窄1.4和1.0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表現亮眼,可穿戴智能設備價格上漲3.0%,伺服器、微特電機組件等智能製造相關產品價格穩中有升。
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釋放雙重作用下,部分行業呈現積極變化:新能源乘用車價格降幅收窄0.2%;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價格上漲2.7%,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漲1.0%。貿易多元化戰略推動紡織服裝服飾業價格跌幅收窄至0.3%。這些結構性改善表明,在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國內經濟韌性持續顯現,政策調控效果逐步向價格領域傳導。
總結來看,4月份物價數據反映了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的多重特徵:消費端呈現溫和復甦態勢,核心CPI回升印證內需修復基礎;工業品通縮壓力仍存但部分行業供需關係改善。隨著促消費政策加碼、高技術產業加速成長及基建投資持續發力,未來價格體系將逐步向合理區間回歸,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健支撐。政策層面需繼續做好跨周期調節,鞏固結構性回暖趨勢,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