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全球資本市場再現顯著波動
受中美經貿關係緩和預期及亞太主要經濟體政策動向影響,昨日國際金融市場迎來關鍵轉折。美股三大指數期貨自日內低位強勁回升,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同步走強逾0.3%,顯示市場對貿易局勢改善的樂觀情緒升溫。與此同時,日本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不變但下調經濟預測,疊加韓國股市震盪分化,進一步凸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中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
美國股指期貨盤中集體翻紅,標普500指數期貨漲幅擴大至近0.7%,道指期貨上揚超0.7%,納指期貨同步走高0.4%。此輪上漲與中美經貿談判潛在進展形成共振效應,交易員普遍認為若關稅爭端取得實質性突破,風險資產或迎來更強勁的修復動能。值得注意的是,離岸人民幣匯率在消息刺激下短線拉升,反映出市場對政策對話可能性的風險定價調整。
中國商務部針對近期美方向中方釋放談判意願作出回應,強調關稅戰始作俑者在於美國單邊舉措。聲明指出,若美方希望啟動對話必須正視根本問題——取消加征的懲罰性關稅,並在實際行動中展現解決問題的決心而非施壓姿態。這一立場延續了此前"打談並舉"的戰略定力,同時釋放出關鍵信號:任何談判框架下,美方若持續維持關稅壁壘將被視為缺乏誠意的表現。
亞洲交易時段內,日本日經225指數領漲區域市場,漲幅超1%,澳洲標普200指數同步走高。韓國綜合股價指數雖低開後震盪回升,但截至收盤仍微跌約0.15%。日本央行在維持政策利率於0.5%不變的同時,將2025財年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1%大幅下調至0.5%,2026財年預測值也同步調降0.3個百分點。分析指出,貿易摩擦加劇與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正通過企業盈利渠道對日本經濟形成雙重壓力。
儘管中美在經貿領域釋放對話信號,但核心矛盾仍未消除:美方若僅以關稅調整作為談判籌碼而非徹底取消加征措施,將難以重建市場信任。與此同時,日本央行持續寬鬆與經濟增長預期下調的組合拳,暗示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空間已接近極限。這種政策分化背景下,未來612個月全球資本流動方向或取決於主要經濟體能否在貿易規則重構和宏觀政策協調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綜合展望
當前市場波動本質上仍是圍繞經貿關係與貨幣政策的雙重博弈展開。美股期貨反彈與人民幣匯率企穩顯示投資者對談判窗口開啟抱有謹慎期待,但亞太股市分化走勢則提醒市場不可忽視經濟基本面壓力。隨著更多關鍵數據發布及政策動向落地,未來數周或成為檢驗各方誠意的關鍵期——只有美方真正採取糾正性措施,才能讓全球經濟從持續的不確定性中獲得真正的穩定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