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智能汽車行業迎來多重利好信號,相關領域基金表現活躍。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專用車滲透率突破三成,核心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共同推動產業加速轉型。本文結合市場動態與技術趨勢,分析智能汽車產業鏈的結構性機遇及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5月15日~17日召開的專用車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行業聚焦新能源與智能化技術協同應用,提出"產業鏈全球化布局"戰略。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專用車滲透率達29.8%,較上年提升近6個百分點。這一數據印證了智能駕駛技術在商用車領域的快速普及,特別是L2級及以上功能的規模化搭載,正成為驅動行業變革的關鍵動力。
隨著智駕滲透率進入加速期,產業鏈內部呈現顯著分化態勢。核心環節如智能化底盤、域控制器及傳感器賽道表現尤為突出,其營收增速持續超越行業平均水平。據市場測算,L2.5及以上智駕車型的滲透率將在2025年迎來爆發式增長,頭部自主車企與技術領先的新勢力企業正通過產品疊代鞏固競爭優勢。這種分化趨勢在乘用車領域更為明顯,傳統品牌加速淘汰的同時,具備全棧自研能力的企業市場份額持續擴大。
新能源客車受益於補貼延續政策維持高景氣度,2024年銷量同比增長超35%;重卡市場則呈現內外需共振態勢,燃氣及新能源車型需求旺盛。海外市場拓展成為新增長極,部分企業通過技術輸出實現盈利模式升級。值得注意的是,行業正在經歷"智駕平權"變革——隨著規模化生產帶來的成本下降,中高端智能駕駛功能正向更多價位車型滲透,推動全產業鏈利潤率修復。
總結來看,智能汽車賽道的結構性機會已從概念驗證轉向規模落地階段。政策紅利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下,2025年將是關鍵轉折點:智駕技術加速普及將重塑市場格局,具備核心技術儲備和全球化視野的企業有望在競爭中占據先機。當前滲透率數據及產業鏈盈利趨勢表明,智能汽車不僅是產業變革方向,更是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的戰略性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