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5月22日)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醫療保障體系改革,其中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政策被視為優化資源分配、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的重要舉措。根據國家醫保局最新統計,2025年1-4月間,全國範圍內通過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實現的家庭成員共濟使用規模顯著擴大,覆蓋人次與資金量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政策落地後的實際成效,也為未來醫保資源的精準配置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2025年1-4月,全國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總人次達到1.33億次,累計金額達177.92億元。從區域來看,同一統籌區(通常為地市級行政範圍)內的共濟使用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共發生1.21億人次交易,資金規模158.44億元,分別占總量的90.9%和89.1%。這一數據表明,多數參保人更傾向於在本地醫療資源範圍內實現帳戶共享,反映出統籌區內部醫保服務網絡的高效銜接性。相比之下,省內跨統籌區共濟人次為1101.88萬次,金額19.14億元,占比分別為8.3%和10.7%,顯示出異地就醫結算仍存在優化空間。
從資金用途看,醫保個人帳戶共濟主要用於緩解參保人實際負擔。其中,約158.57億元(占總金額的89.1%)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這直接體現了政策設計中「保基本、兜底線」的核心目標。此外,在零售藥店端的共濟支出達9.73億元,占比5.47%,反映出參保人對藥品採購渠道多樣化的現實需求。值得關注的是,約6.95億元資金(占4%)被用於繳納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這一創新用途為家庭成員間互助參保提供了制度支持。
上述數據顯示,職工醫保個人帳戶共濟政策在降低群眾就醫經濟壓力方面成效顯著。通過跨主體資金調配,不僅提升了帳戶沉澱資金的使用效率,還強化了家庭健康風險共擔能力。未來隨著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台的完善和異地結算系統的升級,預計省內及跨省共濟比例將逐步提升,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
總結而言,2025年前四個月的數據印證了醫保個人帳戶共濟在盤活存量資源、增強保障效能方面的關鍵作用。這一機制既維護了醫保基金的安全可控性,又通過靈活的使用規則增強了參保人獲得感。隨著配套措施不斷完善,預計該模式將成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