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稀有金屬市場動態解析
截至2025年5月22日10時33分,中證稀有金屬主題指數報跌0.58%,成分股呈現分化態勢。在行業政策調整與全球供應鏈重構背景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引發海外價格劇烈波動,疊加板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稀有金屬投資價值持續獲得市場關注。稀有金屬ETF(代碼:562800)作為核心配置工具,近期流動性、份額及槓桿資金流入均表現亮眼,為投資者布局該賽道提供了重要參考。
中證稀有金屬主題指數成分股漲跌互現。細分領域中,永杉鋰業以1.45%漲幅領漲,永興材料(+0.88%)、東方鉭業(+0.73%)跟漲;三祥新材跌幅居前,帶動東方鋯業、有研新材回調。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包括鹽湖股份、北方稀土等龍頭,合計占比54.89%,折射出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趨勢。
稀有金屬ETF盤中成交額達689.17萬元,延續高活躍度。拉長周期看,該產品近一年日均成交額3567.72萬元,在可比基金中位居首位。份額維度上,過去半年新增7920萬份,增幅居同類第一,顯示投資者對板塊長期配置價值的認可。
融資數據顯示,最新單日融資買入額達253.38萬元,融資餘額累計至2974.98萬元。這一數據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在估值低位對稀有金屬板塊的加倉意願增強。
當前中證稀有金屬指數市淨率(PB)為2.16倍,低於近3年81.15%時間區間水平。政策端來看,中國自4月起對7類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後,氧化鏑、氧化鋱歐洲評估價飆升近三倍,美國價格漲幅更超歐洲。此舉不僅鞏固了我國在關鍵金屬供應鏈的話語權,也倒逼海外企業加速尋找替代資源。
行業分析指出,稀土永磁材料作為新能源、高端製造核心原料,其需求將隨技術疊代持續釋放。若2025年人形機器人進入量產階段,遠期年銷量達1億台的預期下,對應永磁材料需求量或達20-40萬噸,相當於再造一個現有市場規模。供給端進口礦管控強化了行業集中度,價格中樞有望穩步上移。
總結展望:政策+估值雙輪驅動 把握產業周期機遇
當前稀有金屬板塊正處多重利好共振窗口期:出口管制重塑全球定價權、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區間、人形機器人等新需求加速落地。投資者可通過稀有金屬ETF(562800)或其場外聯接基金(代碼:014111),便捷捕捉這一戰略資源賽道的長期增長紅利。在供應鏈安全與產業升級雙重邏輯支撐下,板塊中長期配置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