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今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劇。儘管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引發市場擔憂,但美國原油庫存連續第二周增長及LME鉛庫存創紀錄激增成為主導因素。美元匯率走弱推動黃金延續漲勢,而原油與部分基本金屬則面臨供應端壓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油價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國際油價周五收跌,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報告顯示原油庫存升至7月以來最高水平,汽油需求同步下降,削弱了市場對中東局勢緊張的擔憂情緒。儘管有媒體報導以色列可能對伊朗核設施採取軍事行動,但交易員認為此類事件對油市的實際影響有限或發生機率較低。
具體數據顯示,美國WTI原油期貨收報每桶61.57美元,跌幅0.7%;布倫特原油期貨同步下跌0.7%,至每桶64.91美元。此外,美國國債發行結果疲軟進一步拖累市場風險偏好,加劇了油價跌勢。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近期通過非傳統渠道維持原油出口,部分抵消了國際制裁的影響,削弱了地緣政治溢價的支撐作用。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鉛庫存單日飆升92,275噸至歷史高位216,175噸,創1997年以來最大增幅,導致鉛期貨價格下跌0.3%,一度跌幅接近1.3%。此次庫存激增主要源於新加坡倉庫提貨金屬的回流及新到港資源補充。
其他金屬表現分化:期銅微漲0.2%至每噸9,533.5美元,鋁價持穩於2,471.5美元/噸;鋅、鎳和錫則分別下跌0.7%,收報2,693美元/噸、15,602美元/噸及32,854美元/噸。分析指出,鉛市供應壓力凸顯了市場對終端需求的謹慎預期,而銅等品種受宏觀政策不確定性支撐表現相對抗跌。
在中東局勢升溫及美國財政健康隱憂下,金價延續反彈勢頭。美元指數下跌為貴金屬提供直接支撐,同時眾議院共和黨就稅收抵扣政策達成協議的進展,以及穆迪下調美債評級引發的市場焦慮共同推高黃金避險吸引力。
截至紐約時段收盤,現貨黃金漲1%至每盎司3,322.54美元;白銀同步上漲1.4%,報33.5369美元/盎司。分析師認為,在美聯儲政策路徑不明朗、地緣風險持續發酵的背景下,貴金屬短期仍有上行空間。
總結
綜合今日市場表現,大宗商品價格分化顯著。原油與鉛等受供應端壓力明顯壓制,黃金則在美元走軟及避險需求推動下持續攀升。未來市場走向將取決於中東局勢進展、美國經濟政策動向以及全球庫存變化等因素。投資者需密切關注伊朗核談判動態、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及主要經濟體工業需求恢復情況對價格的進一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