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國際油價延續跌勢,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疊加需求疲軟成為主導因素,部分抵消了中東緊張局勢對市場的潛在提振作用。WTI與布倫特期貨價格同步走低,反映出當前供需面壓力占據市場關注焦點。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油價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環比增加320萬桶,連續第二周錄得增長,並推升總庫存量至今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這一數據表明儘管煉廠開工率回升,但進口量的持續高位仍導致供應端壓力積累。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庫存水平已接近五年同期均值上限,短期內對價格形成顯著壓制。
汽油消費端表現同樣令人擔憂,EIA報告中顯示過去四周美國汽油日均需求較去年同期下降4%。與此同時,本周進行的美國國債拍賣認購不足,市場流動性收緊預期導致整體風險資產承壓,原油等大宗商品同步面臨拋售壓力。雙重利空疊加下,7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報61.57美元/桶,跌幅達0.7%,布倫特原油同步下跌至64.91美元/桶。
儘管有消息稱以色列可能對伊朗核設施採取軍事行動,但這一地緣風險並未有效提振油價。分析指出當前投資者更關注現實供需面變化而非潛在衝突預期,且伊朗通過非官方渠道維持原油出口的能力削弱了事件衝擊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美伊核談判陷入僵局,德黑蘭仍設法穩定並小幅增加市場供應量,進一步限制了價格上行空間。
總結:當前國際油市正經歷供需基本面與地緣政治博弈的複雜階段。美國庫存壓力、需求疲軟及金融市場波動成為主導短期走勢的核心因素,而中東局勢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尚未達到改變市場趨勢的程度。若未來幾周庫存增長放緩且衝突風險實質性升級,油價可能迎來修正行情,但在當前技術面與心理預期下仍面臨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