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教育 資訊詳情
智慧教育點亮未來:甘肅省教育數位化轉型實踐與突破
 教育 2025-05-23 08:50:1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從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到如今的5G網絡與AI平台深度融合,甘肅正通過數位化手段重塑教育生態。近年來,該省以教育專網建設為核心抓手,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全域共享,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注入新動能。2025年數據顯示,全省已構建起覆蓋各級學校的智慧教育網絡體系,教育數位化轉型成效顯著,標誌著西北地區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邁入新階段。

  一、教育專網貫通城鄉:打破地域壁壘的「數字橋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甘肅省教育專網作為連接全省學校與教育資源的「信息大動脈」,徹底打通了鄉村教育信息化「最後一公里」。截至2025年,該網絡已覆蓋14個市州及蘭州新區,實現國家智慧教育平台資源直達偏遠山區課堂。例如,華池縣喬河初中的學生可通過專網實時參與北京名師的藝術鑑賞課程;酒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小學藉助「專遞課堂」,實現了跨地域的學科教研協同。這種數位化連接不僅讓優質教育資源突破時空限制,更推動了城鄉教育質量均衡化發展。

  二、骨幹網絡精準布局:構建高效資源傳輸體系

  甘肅省教育專網的骨幹網絡系統猶如精密運轉的「數字神經網絡」,由省級核心節點、市州及蘭州新區節點和廳直屬單位節點三級架構構成。省級核心節點(設在省教育廳與蘭州大學)向上直連國家主幹網,向下輻射全省14個市級節點,形成高速數據交互通道。以慶陽為例,2023年該市完成8個縣區教育專網核心節點建設後,區域教育資源共享效率提升60%以上。這種立體化網絡布局為全省教師教研、學生學習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數位化支撐環境。

  三、智慧課堂創新實踐:從「單向傳授」到「協同育人」

  在岷縣,15所學校的500名教師通過教育專網與成都七中等名校名師建立數位化師徒關係,開展高頻次遠程教學研討;酒泉市的常態化跨校教研模式,則讓不同地區的教師團隊能夠同屏備課、共評教案。這些實踐不僅提升了鄉村教師的專業能力,更催生出多元化的智慧課堂形態——AI平台智能分析學情數據,動態調整教學策略;虛擬實驗室讓學生突破物理空間限制開展科學探究……教育數位化正重塑「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模式。

  四、成果顯現成效顯著:從試點到全域覆蓋的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甘肅省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2024年全省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月均瀏覽量較2023年增長192.9%,位居全國前列;「數字支教」項目已惠及341所中小學,培育出2個省級智慧教育示範區、79所標杆校;職業教育領域更實現跨越式發展,20所職業院校入選教育部數字校園試點,千餘門課程獲評國家級或省級精品課。這些數據印證了數位化轉型對教育質量提升的顯著促進作用。

  五、展望未來:以技術賦能教育公平與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的起點上,甘肅省將持續深化教育專網應用創新。通過優化「雲-網-端」協同機制,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向薄弱地區傾斜;依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精準識別學習需求,實現個性化教學;同時擴大智慧校園覆蓋範圍,計劃到2026年建成5個省級智慧教育示範區和100所示範校。這些舉措將加速全省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讓隴原學子共享數字時代教育紅利。

  總結而言,甘肅省通過構建全域貫通的教育專網、創新數位化教學模式、深化資源共建共享,成功破解了區域間教育資源不均難題。未來隨著技術應用持續深入,一個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智慧教育生態將在西北大地全面鋪開,為我國中西部地區教育現代化提供可複製的實踐範本。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教育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