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綜述)本周全球農產品市場呈現分化態勢,美豆出口數據與國內供應擾動推動蛋白粕偏強運行;油脂板塊受生物柴油政策及產量預期壓制震盪回落;生豬期現價差擴大疊加成本壓力顯現;雞蛋面臨季節性需求轉換的雙重考驗;玉米則在政策預期和替代品競爭中維持高位調整。各品種間既存在國際供需與政策變化的聯動,也受到國內現貨基本面的差異化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農產品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截至5月23日當周,CBOT大豆價格收漲,市場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前調整頭寸。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豆單周淨銷售量達30.79萬噸,環比增長9%,略高於10-30萬噸的預估區間;但下年度銷售僅1.5萬噸,低於預期水平。巴西進入為期28天的禽流感觀察期,或對全球蛋白粕供應格局產生潛在影響。國內方面,大豆進口成本上行支撐盤面,華南地區油廠因通關放緩可能降低開工率,進一步推升現貨價格。當前建議維持豆粕91正套持倉,並延續單邊多頭思路。
BMD棕櫚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受累於豆油疲軟及增產擔憂。美國可能豁免163個煉廠的生物燃料摻混義務,涉及約500萬噸植物油需求減少。國內油脂價格小幅回調,但菜籽油價相對抗跌。隨著大豆壓榨量回升、棕櫚油進口增加以及國產油菜籽逐步上市,供應端壓力有所顯現。儘管近期進口成本回落為油脂提供下行空間,但短期建議以短線交易為主。
生豬期貨主力2509合約延續跌勢,較現貨貼水幅度擴大至1400元/噸以上。河南地區出欄均價報14.60元/公斤,較前日下跌0.15元;屠宰企業標豬收購價維持在14.4-14.8元/公斤區間。儘管當前價格仍高於成本線,但市場對後市產能恢復的擔憂升溫。技術面顯示9月合約面臨13500元整數關口支撐,長期需等待養殖端主動去產能信號出現。
雞蛋期貨主力2507合約窄幅波動,近月2506合約跌幅擴大至1.66%。全國現貨均價3.04元/斤,產區價格環比回落0.06-0.1元。端午節前需求小幅提振,但梅雨季臨近或抑制後續消費。根據補欄推演,8月前開產量將延續增長,供需天平偏向供過於求。建議關注飼料成本變動及淘汰雞出欄節奏對遠期價格的影響。
玉米期貨7月合約結束四日調整後反彈,多空主力持倉趨於均衡。現貨市場東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下調,華北地區保持窄幅波動,新麥低價上市進一步削弱需求端支撐。儘管進口拍賣政策尚未落地,但替代效應已顯現——下游企業轉向採購成本更低的穀物原料。技術面顯示期價在關鍵均線處獲得支撐,短期存在反彈可能。
總結:本周農產品市場呈現外盤主導與內需調整並存特徵。蛋白粕受美豆出口及國內供應擾動保持強勢,油脂板塊面臨政策性需求收縮壓力;生豬和雞蛋則處於階段性供需平衡的敏感窗口期,玉米在替代品競爭中維持高位震盪。後續重點關注美國生物燃料政策落地節奏、國內收儲與拍賣政策動向以及天氣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各品種間將形成聯動效應,需緊密跟蹤基本面邊際變化帶來的交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