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當今全球經濟格局下,再生鋁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美國作為曾經的原鋁生產大國,正面臨著原鋁產量下滑的困境,與此同時,再生鋁行業卻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025年,再生鋁行業不僅在美國國內占據了重要地位,還在全球鋁市場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國原鋁和再生鋁的現狀,以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為從業者和關注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025-2030年中國再生鋁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美國曾是全球原鋁生產的領頭羊,其原鋁工業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了顯著發展。1901年至2001年,美國一直是全球領先的原鋁生產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原鋁產量從1900年的2296噸激增至1913年的21450噸,占全球鋁產量的33%。1915年,產量進一步攀升至52210噸,占全球產量的53%。然而,經濟大蕭條導致鋁產量大幅下降,使原鋁產量降至1930年至1934年間的三分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再次為美國鋁工業帶來了重大推動力,鋁產量從1939年的14.9萬噸急劇增加到1943年的83.5萬噸,全球產量占比從21%增加到43%。戰後,美國原鋁產量持續增長,直至1980年達到每年465萬噸的峰值,當時約有3.5萬人從事原鋁生產。這一時期,美國建造了40座鋁冶煉廠,主要得益於在主要河流上建造的大型水壩產生的水電,如1933年至1941年在哥倫比亞河上建成的31座BPA水壩(Grand Coulee, Bonneville等)和1918年至1924年在田納西河上建造的9座TVA水壩(Wilson, Wheeler等)。這些水壩為美國新的冶煉廠提供了長期且負擔得起的電力。
然而,20世紀80年代後,美國原鋁產量開始下降,儘管整個90年代該行業仍保持強勁。1995年,美國14個州有23家原鋁冶煉廠,生產了330多萬噸原鋁。但從2000年到2020年,15個主要生產企業關閉,另外兩個企業閒置,近45000個工作崗位消失。到2021年,在產量單年下降28%後,美國僅是第九大原鋁生產國,在全球市場份額不到2%。2023年,由於28家美國鋁冶煉廠關閉,美國鋁產量持續下降,降至75萬噸(比2022年下降15%),僅占全球產量的1.1%。
與此同時,中國原鋁產量迅速增長。2000年,中國僅生產了全球原鋁份額的13%。自那時起,其產量增長了2000%以上,2021年達到3900萬噸,占全球產能的57%。2023年,中國生產了4150萬噸原鋁,創歷史新高,占全球產量的60%。中國現在排名世界第一,其年產量是第二大生產國印度的十倍,而美國的產量遠遠落後於世界,位列第12位。
到2024年初,美國只有三家公司在運營鋁冶煉廠,包括美鋁、世紀鋁業和7級金屬(Magnitude 7 Metals),總共有5家冶煉廠在運營。然而,2024年1月,7級金屬公司宣布關閉所屬鋁冶煉廠,目前只有4家冶煉廠仍在運營。
(一)美鋁:歷史悠久的挑戰
美鋁在美國有兩家冶煉廠,包括位於紐約州馬塞納的Massena冶煉廠和位於印第安納州埃文斯維爾的Warrick冶煉廠。Massena冶煉廠建於19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連續運營的冶煉廠。該冶煉廠的基礎是使用連接St. Lawrence和Grasse河發電站的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至今仍在為該廠的冶煉廠和鑄造業務提供電力。2015年,美鋁與紐約州簽署了一項協議,以支持總產能為13萬噸/年的Massena West工廠的繼續運營。
Warrick廠最初於1960年開始投產,但近年來經歷了起伏。美鋁曾宣布計劃在2016年永久關閉其26.9萬噸的Warrick冶煉廠,以應對市場狀況。然而,僅僅一年後,該公司宣布將重啟5條生產線中的3條(年產能161,400噸),以提高現場軋制業務的競爭力。與此同時,軋制業務於2021年被剝離給凱撒鋁業,但Warrick冶煉廠繼續運營,並於2022年宣布部分停產。Warrick冶煉廠目前的產能為162,000噸/年。
位於華盛頓州芬代爾的Intalco冶煉廠於1966年首次投產,有三條生產線,其中包含480個電解槽,採用Pechiney AP13技術,工況約為140 kA。2023年3月,美鋁宣布永久關閉自2020年以來一直閒置的冶煉廠。現已關閉的Intalco廠的年產能曾經達到279,000噸,需要405MW的穩定負荷才能完全運行。在2022年期間,美鋁積極參與了將該設施出售給Blue Wolf Capital Partners的談判,但由於無法獲得低於市場價格的清潔能源合同來運營該設施,美鋁於當年12月底退出了談判。
美鋁位於華盛頓的Wenatchee鋁冶煉廠自2015年以來一直處於閒置狀態,並於2021年初永久關閉。在其鼎盛時期,Wenatchee冶煉廠生產14.6萬噸鋁,僱傭了約1000名員工。位於Wenatchee市上游約7英里處的Rocky Reach(洛基河段)水電站提供了1349MW的電力。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Wenatchee廠遭受了市場的起伏。特別是,國外市場的供過於求導致鋁錠價格暴跌,再加上能源成本的上漲,導致了Wenatchee廠的關閉和裁員。
(二)世紀鋁業:尋求突破
在美國,世紀鋁業有兩個冶煉廠,分別位於肯塔基州的Sebree和南卡羅來納州的Mount Holly。Sebree冶煉廠於1973年開始運營,由世紀鋁業全資擁有和運營。該冶煉廠的產能約為22萬噸/年,在美國的三個州共雇用約625名員工。
Mount Holly冶煉廠於1980年開業。它有兩條生產線,採用美國鋁業A697技術,運營360個電解槽,工況為228kA。該冶煉廠的設計產能為23萬噸/年,擁有約465名員工。由於能源成本高,Mount Holly自2021年以來一直以75%的產能利用率運行,2023年的實際產量為17.2萬噸/年。2024年,世紀鋁業與Santee Cooper簽署了一份為期三年的電力合同,從2024年1月1日開始提供295MW的電力,一直持續到2026年12月。這份電力供應合同可以保持Mount Holly冶煉廠繼續以目前的產能運行。目前,世紀鋁業正在尋求增加該地區的產量和就業。
Hawesville冶煉廠位於肯塔基州俄亥俄河附近,於1969年首次投產。該冶煉廠有5條Kaiser P69電解技術生產線,其中560個電解槽在170 kA左右運營。Hawesville的設計產能為25萬噸/年。在5條生產線中,有4條生產純度為99.9%的原鋁,主要用於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為空中客車公司、美國海軍和國際空間站提供原料。Hawesville冶煉廠於2022年8月全面停產,此後一直沒有重新啟動。業務暫停導致628名員工被解僱。
(三)Magnitude 7 Metals:最終關閉
位於密蘇里州New Madrid的Noranda鋁廠於1971年開始生產。該冶煉廠有兩條Kaiser P-69電解技術生產線,有348個電解槽在175 kA下運營,還有一條Alcoa A697電解技術生產線,有160個電解槽在210 kA下工作。該冶煉廠的設計產能為26.3萬噸/年。2016年,由於工廠電氣開關設備出現故障,Noranda冶煉廠的三條生產線全部停產,最終導致冶煉廠關閉。
Noranda鋁業公司於2016年9月以1370萬美元的價格將New Madrid冶煉廠出售給ARG International AG,希望能夠恢復該廠生產。該冶煉廠更名為Magnitude 7 Metals。在美國實施232條款關稅後,該冶煉廠於2018年重新啟動了1號和2號生產線。然而,由於能源成本高企,在2023年1月25日,冶煉廠宣布永久關閉。在2024年1月28日停止運營之前,Magnitude 7 Metals的鋁產量約占美國鋁總產量的20%。
(一)再生鋁床:環保與節能的典範
解決鋁的能源和排放問題的一個直接方法是提高廢鋁的回收率。與原鋁生產相比,將舊易拉罐和廢鋁重新轉化為新鋁所需的能源減少了約95%。但為了生產再生鋁,生產商仍然需要在廢料混合物中添加10-40%的原鋁,以達到適當的強度和耐用性。因此,再生鋁行業是原鋁的最大買家之一。
(二)再生鋁床產量增長:美國的轉型
就美國國內生產而言,原鋁生產的下降通過增加回收鋁產能而抵消。再生鋁產量穩步增長,從1973年的100萬噸和1990年的200萬噸,增長到2021年的330萬噸以上,占美國鋁總產量的78%。美國再生鋁產業的就業人數從2002年的8691人增加到2022年的9329人,增加了7.3%。再生鋁生產的大幅增加,可能是由於新的再生鋁設施的啟動有關。
目前,美國的再生鋁市場明顯大於原鋁市場。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0年,有113家企業從事再生鋁生產。這一數字包括從廢料中回收鋁和鋁合金的企業,以及從購買的鋁中製造合金、粉末、鋁漿或鋁片的企業。
2023年,美國生產了330萬噸再生鋁,再生鋁產量占美國鋁總產量的81%,而全球這一比例約為33%。美國在全球鋁產量中所占的份額為3.9%,其中原鋁生產占1.1%,再生鋁生產占9.4%。2023年,美國鋁出口330萬噸,進口554萬噸,淨進口量為224萬噸。
(一)需求增長:全球鋁需求的持續攀升
根據預測,未來十年鋁需求將增長3330萬噸,從2020年的8620萬噸增長到2030年的1.195億噸。其中約37%的增長預計來自中國,其次是亞洲(不包括中國),為26%,北美和歐洲分別增長15%和14%。預計到2030年,北美的需求將達到1660萬噸,比2020年的1150萬噸增長45%。鋁需求的最大份額來自運輸部門的半成品消費(420萬噸),占2020年該地區需求的37%。未來幾年,美國風能和太陽能行業每年將需要780萬噸鋁,這大大超過了美國到2035年的鋁產量預期。
(二)中國再生鋁床行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鋁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再生鋁生產國,預估到2027年,再生鋁產量達到1500萬噸以上。發展再生鋁產業,是中國的必然趨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鋁土礦資源的短缺。中國原鋁產量預計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其原鋁產能將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中國的再生鋁產量將增長。然而,中國的再生鋁預計將在2035年左右首次超過原鋁的生產水平,最終將占鋁總產量的60%以上。中國政府預計,到2025年,再生鋁產量將增至每年1150萬噸,到2030年將增至每年1800萬噸。
(三)美國原鋁產業的聯邦支持計劃:再生鋁床的機遇
除非美國政府緊急干預,否則目前尚不清楚美國老化的原鋁冶煉廠是否會繼續成為未來生產的一部分。雖然《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旨在提振美國可再生能源行業,並包括對原鋁生產的稅收抵免,但似乎沒有關於如何將兩者聯繫起來的總體戰略。如果美國現有的冶煉廠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儘快出台一項行動計劃,對老化的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並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
然而,一個積極的進展正在推進中。根據美國能源部清潔能源示範項目辦公室提供的高達5億美元資金,世紀鋁業將建造美國過去45年來首個新的原鋁項目,並計劃在俄亥俄/密西西比河流域內的一個地點建設其綠色鋁冶煉廠。由於採用了最先進的節能設計和使用無碳能源,估計該冶煉廠將避免傳統冶煉廠75%的排放。這家冶煉廠預計還將創造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為代表的1000多個全職工作崗位,以及5500多個建築工作崗位。據世紀鋁業報導,在項目完工後,將使目前美國原鋁工業的規模增加一倍。
(四)加拿大鋁產業:再生鋁床的國際競爭
再生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加拿大政府宣布了一項計劃,對從中國進口的某些鋁和鋁產品徵收25%的關稅,該計劃於2019年10月生效。該決定是在其採取行動解決長期影響加拿大鋁生產商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之後做出的,包括加強對來自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地區的不公平貿易金屬進口的監測、執法以及提升關稅等。對特定國家徵收關稅使加拿大等國受益,加拿大曆來是美國市場最大的原鋁供應國(2023年為480萬噸)。加拿大被認為是美國國防工業供應鏈的一部分。美鋁(Alcoa)和力拓的一系列冶煉廠都是由綠色水電供電。最近,力拓正在不斷升級生產設施,並宣布擴建其現代技術的AP60冶煉廠,以淘汰同一運營地點過時的Arvida廠。力拓還對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Kitimat鋁廠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在2015年安裝了360個最先進的AP-4X預焙熔煉電解槽,這些電解槽由自有的電力系統產生的可再生水電供電。美國鋁協對加拿大的鋁關稅表示歡迎,並強調了加拿大原鋁產業對美國下游產業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美國原鋁行業經歷了從繁榮到衰退的過程,面臨著高昂的能源成本和過時的設備等問題。與此同時,再生鋁行業在美國國內迅速崛起,成為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再生鋁不僅在環保和節能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還在經濟上具有競爭力。未來,隨著全球鋁需求的持續增長,再生鋁行業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原鋁和再生鋁生產國,其再生鋁產量預計將超過原鋁產量,成為未來鋁市場的主要供應來源。美國需要通過聯邦支持計劃和技術創新來提升其原鋁和再生鋁行業的競爭力。同時,國際競爭和貿易政策也將對再生鋁行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