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16日當周美國原油及成品油庫存全線累庫,宏觀面股債匯三殺與地緣局勢持續擾動下,油價面臨多重壓力。儘管煉廠加工量回升帶動短期需求邊際改善,但供應端增量疊加全球平衡表承壓,市場對OPEC+後續政策的預期博弈升溫。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油價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美國當周原油產量維持1339.2萬桶/日高位僅微增0.5萬桶,而貝克休斯石油鑽井數減少1座至歷史低位。進口量激增24.8萬桶/日超過出口增幅,導致淨進口量回升推高商業庫存132.8萬桶。庫欣地區去庫45.7萬桶與PADD3需求地持平的表現,暗示區域供需結構分化加劇。
煉廠產能利用率升至90.7%反映檢修季尾聲後復產加速,但汽油和餾分油表需分別出現下滑。儘管裂解價差支撐加工動力,汽油累庫81.6萬桶、柴油累庫57.9萬桶顯示終端需求韌性不足。丙烷丙烯等工業原料消費激增,折射出製造業局部回暖與傳統出行旺季前的結構性矛盾。
美國20年期國債拍賣遇冷引發股債雙殺,美元指數走強進一步施壓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美債收益率攀升至5.3%上方加劇經濟衰退擔憂,能源需求預期持續承壓。地緣溢價方面,伊核協議僵局與俄烏衝突膠著仍為市場提供約5-8美元/桶的風險升水。
中國原油加工量維持1360.18萬噸平台,主營煉廠開工率72.46%低於歷史同期,獨立煉廠59.91%的負荷接近季節性均值。汽油價格因需求疲軟承壓下行,柴油則受益基建剛性需求保持相對抗跌態勢。
總結:當前油價處於供需雙增與宏觀利空交織的複雜格局中。美國庫存累積壓力疊加OPEC+潛在增產風險,短期市場或延續震盪偏弱走勢。地緣溢價與夏季出行旺季預期構成底部支撐,6月OPEC+會議政策動向將成為關鍵變量。國內煉油產能利用率修復進程緩慢,成品油結構性分化特徵持續顯現,需關注後續消費旺季能否有效提振終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