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開年以來,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伴隨生鮮農產品線上消費持續擴容與綠色低碳政策深化落地,行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升級構建新發展格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多項核心指標呈現積極態勢,為全年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冷鏈物流市場表現亮眼,實現交易額達2.21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線上零售端表現尤為突出,果蔬類商品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5%,反映出消費者對品質化生鮮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農產品流通效率提升,冷鏈服務在保障食品安全、減少損耗方面的作用愈發凸顯。
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一季度冷庫項目資金投入同比增長9.42%,創近年新高。多地正加快建設高標準低溫倉儲設施,通過智能化管理和節能技術應用推動冷鏈網絡提質增效。這些戰略性布局不僅滿足當前冷鏈物流需求,更為未來市場擴容奠定堅實基礎。
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持續驅動下,新能源冷藏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2025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超70%,成為行業踐行"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相比傳統燃油車型,新能源冷藏車在降低運營成本和減少碳排放方面優勢顯著,其規模化應用正重塑冷鏈運輸生態。
從空間分布看,廣東以超過9500家冷鏈相關企業穩居全國首位,占總量20.3%;湖南(4600餘家)和山東(3300餘家)緊隨其後形成區域發展軸。這種格局既得益於三省作為農業大省的產業基礎,也反映了交通樞紐區位對冷鏈物流網絡構建的關鍵作用。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當前我國現存冷鏈運輸相關企業4.6萬餘家,但其中約13.8%的企業存在司法訴訟記錄。這提示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需強化合規管理,尤其在倉儲規範、合同履約和食品安全等領域仍需建立更完善的風控體系。
隨著夏季到來,生鮮農產品進入傳統銷售旺季,預計果蔬、乳品及速凍食品等品類將迎來需求高峰。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冷鏈物流網絡持續完善與國家政策紅利釋放的雙重驅動下,二季度市場規模有望實現更大幅度增長。
綜觀當前發展態勢,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正處在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市場需求穩步擴容、基礎設施加速升級、綠色轉型深入推進,共同構築起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區域集聚效應增強和潛在風險提示,則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與警示參考。隨著技術疊代與政策協同的進一步深化,冷鏈物流必將在保障民生供給和促進消費升級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