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5月27日,教育部正式發布《關於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的通知》,旨在系統性推進教育領域突出問題整治。本次行動聚焦課程教學、學生權益保障、校園安全等核心環節,在鞏固前一年治理成效基礎上,通過建立16項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強化學校辦學行為監管,推動基礎教育回歸育人本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通知明確要求禁止任何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論滲透校園。包括通過網絡媒介、試卷試題等渠道散布歷史虛無主義觀點,或以講座等形式醜化黨和國家形象的行為將受到嚴肅處理。所有教學內容需嚴格遵循國家課程標準,確保意識形態陣地安全。
針對當前部分學校存在的課程開設不規範問題,禁止隨意調整課時比例擠占德育、體育等基礎課程。明確規定不得超標超前教學或增加額外學習負擔,要求各地建立動態監測機制,確保國家課程方案落實到位。
為破解"題海戰術"難題,通知嚴禁超量布置重複性、懲罰性作業,並要求教育部門聯合教研機構制定分層分類的作業設計指南。同步規範日常考試頻次,禁止通過頻繁測驗加劇學業壓力。
依據國家規定的學生睡眠標準,明確禁止學校擅自調整校歷安排或壓縮課間休息時間。特別指出要嚴格查處利用節假日組織集體補課等違規行為,切實保障學生每日必要休整。
嚴禁任何形式的"掐尖"選拔和證書招生,要求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必須執行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同時禁止通過競賽成績作為升學依據,斬斷與社會培訓機構的利益鏈條。
建立科學的學校發展評估機制,嚴格禁止以考試排名考核學校或教師。強調要健全多元評價指標,重點考察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升情況。
明確將體罰侮辱、性別歧視等行為列入師德紅線,要求暢通舉報渠道建立快速處置機制。同步強化反欺凌工作體系,學校需落實"一案雙查"制度,對失職人員嚴肅問責。
針對近期頻發的安全隱患問題,通知要求開展常態化食品安全檢查,嚴禁採購不合格食材或違規操作導致中毒事件。同時建立重大事故責任倒查機制,確保應急處置措施有效執行。
在教材教輔選用方面,明確禁止強制購買指定版本和捆綁銷售行為。校服選購需嚴格執行招標程序,嚴禁通過統一採購牟取商業利益。同步嚴查違規收費項目,確保資助資金精準發放到學生手中。
此次專項行動通過系統性制度設計,構建起覆蓋辦學全流程的監管網絡。教育部將建立省級督查、第三方評估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對違反負面清單的行為實行"一案一通報"制度。隨著各項措施落地實施,預計將有效遏制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更加規範有序的環境,推動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截至2025年數據統計顯示,16項重點整治內容已覆蓋全國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