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河南省於2023年9月發布《關於支持住房消費的若干措施》,通過財政補貼、金融創新、供需優化等組合手段激活住房市場需求。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落地超75場房展會,並計劃在2025年底前累計開展100場展銷活動。本文聚焦政策核心條款與市場動態,解析其對購房成本降低、行業轉型及居住品質提升的綜合影響。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住房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河南省明確將購房補貼覆蓋至首套和第二套新建商品住房,補貼周期延長至2025年底。數據顯示,鄭州市計劃在2025年內通過收購存量商品房100萬平方米擴大保障房供給,其他地市同步推進以購代建模式,加速盤活土地與房源資源。
全省各地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額度在原有基礎上上浮10%,最高不超過購房總價款與首付款的差額。同時,繳存人可憑5年內網簽備案合同提取帳戶餘額用於裝修,預計2024年至今已惠及超10萬戶家庭。
針對已有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再次購房時,可享受首套房信貸優惠。這一舉措與義務教育階段「憑網簽合同入學」政策聯動,強化了住房對教育配套的需求黏性。
2025年起,新出讓土地的房地產項目需嚴格執行《住宅項目規範》和綠色建築標準。鄭州市通過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工具推進存量房收購,而其他地市則加速完善在建項目的基礎設施配套。
金融機構推出面向無房青年的專項住房金融產品,結合首付款比例優化政策,降低青年人群購房門檻。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此類產品的申請量同比增長超60%。
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和公積金增值收益,河南計劃將更多存量商品房轉化為公租房資源。在城中村改造中推廣「以購代建」模式,預計2025年全省可釋放超80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供給。
河南省的政策組合拳通過補貼讓利、金融賦能和供給側改革多管齊下,既緩解了當前市場去庫存壓力,也為行業向高品質、綠色化方向轉型奠定基礎。截至2025年9月,各項措施已形成「降低購房成本—刺激消費意願—優化資源配置」的良性循環,未來或將進一步推動住房與教育、金融等領域的深度協同,為全國房地產平穩發展提供可複製的區域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