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天然氣 資訊詳情
全面普及LNG加氣站 加快實現LNG氣源多元化
 LNG 2013-01-02 09:20:47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一些專家認為,受氣源限制,國內LNG的產量少,作為應急補充足夠,作為常用氣源不能滿足需求。

  對我國LNG產業而言,氣源是關鍵。從氣田直接加工LNG,不僅能為氣田帶來經濟效益,也是氣源多元化的一種嘗試。

  隨著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汽車數量迅速增加,廢氣排放量增大。截至2013年1月,僅鄭州市的汽車擁有量就達到了442萬輛,平均每4人一輛汽車,燃油汽車增長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越來越嚴重。2013年的冬末春初,北京、鄭州等大城市嚴重的霧霾天氣,給居民帶來恐慌。在環保條件日趨嚴峻的今天,大力發展LNG汽車,不僅是解決能源危機與汽車排放的有效辦法,還可以促進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中國「綠色夢」。

  然而,LNG汽車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受環境、技術、氣源、政策等因素影響,在發展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記者通過市場調查認為,應該從氣田直接生產LNG、加快加氣站建設、加緊開發氣源入手,促進LNG汽車產業發展。

  在氣田直接加工LNG更具有經濟性

  近年來,華北分公司大牛地氣田經過大規模勘探開發,日產天然氣近1000萬立方米,擁有保有產能38億立方米。未進入管網的邊緣井也在增多,這些不能進入管網的氣井就要關井或點火燒掉,造成極大浪費和環境污染。另外,大牛地氣田的高產氣井增多。氣井在試采階段都是採用直接放噴燃燒,每天大約有2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被白白燒掉,這不僅是一種資源浪費,也不利於環保。

  華北分公司運用國內首套輕便型液化天然氣撬裝設備,生產出的首罐車21.5噸液化天然氣,運抵甘肅一客戶加熱蒸汽鍋爐使用,拉開了大牛地氣田生產加倍清潔能源的序幕。

  LNG以液態存在,運輸成本低、安全性相對高。通常,液化天然氣是將氣源輸送到固定廠家生產,而這種輕便型液化天然氣撬裝設備,具有移動方便、投產節奏快等特點,可廣泛應用在大型氣田孤井、邊緣井的開發中,具有收益快、降低氣田開發成本的優點。

  華北分公司相關專家稱:「該項目的運行成功意義非常重大,不但可以將氣井在試采期間原本要放空燃燒的天然氣進行回收,還可以在氣田新的探區,對已經形成產能的氣井產出的天然氣進行深加工,增加其經濟性。」

  2012年3月,華北分公司與能源公司聯合選定大牛地氣田的邊緣井D70井為場地。該井日產天然氣1萬立方米,正好可滿足該套液化裝置的需要。當年11月生產出首罐車液化天然氣,實現了經濟價值。

  全面普及LNG加氣站

  由於LNG汽車在眾多性能上要優於傳統燃油車,近年來,LNG客車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

  2011年,僅中通客一家公司便售出了1070輛LNG汽車。全國擁有的LNG汽車已達幾十萬輛,可見LNG汽車的發展空間是相當大的。其實,客戶對LNG汽車是相當認可的,只是「加氣站太少」這一問題卻始終困擾著眾多想購買LNG汽車的客戶,「加氣不方便」成為目前客戶最主要的疑慮。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全國的天然氣加氣站僅有380座,而成品油加油站卻多達十幾萬座,僅民營加油站就有44000家。所以,儘管LNG汽車很美好,但 「加氣站太少」這一難題確讓LNG汽車推廣遇到障礙,市場也始終起不來。若想讓LNG汽車這一產業迎來黃金髮展,解決LNG汽車的加氣難題無疑是一大關鍵。

  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全國車用天然氣加注站會達到12000座左右,對能源公司和各大LNG汽車生產商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為此,三大油企和各大民營企業紛紛進軍LNG加氣站領域,期待從中分得一塊大蛋糕。LNG加氣站少這一難題有望在這幾年得到解決,屆時,LNG汽車也將迎來自己的黃金髮展期。

  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液化天然氣(LNG)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廣州石油分公司廣中二等6座加油站增加LNG加氣功能項目,獲得廣州市政府批覆,將納入2012年該市第一批LNG加氣站建設試點項目。

  中國石化清遠石油首座新能源加氣站——接口LNG加氣站正式投入運營,對清遠市汽車運輸集團公司旗下50台天然氣公交車進行首次供氣。它的投營標誌著清遠石油零售網點發生質的飛躍,為進一步拓展新能源領域樹立了標杆。

  加快實現LNG氣源多元化

  當前,國際LNG市場依然處於賣方市場,我國進口LNG價格遠高於歐洲和美洲國家進口的價格。國家能源液化天然氣技術研發中心執行主任李玉龍表示:「進口LNG成本大幅上升,制約了國內LNG產業的發展。」

  2012年,我國進口LNG總量達1468萬噸,占全球LNG進口量的6.7%。到2020年,我國LNG進口量將達6000萬噸。今年3月,我國LNG 進口均價為551美元/噸,來自卡達的LNG資源進口均價為932.36美元/噸,來自葉門的現貨進口均價達1026.71美元/噸。

  「高價位一方面導致上游企業擔心價格優勢喪失,放緩LNG接收站、處理廠的建設腳步;另一方面導致運輸企業等下游用戶怕做賠本買賣,對LNG利用持謹慎態度。」李玉龍說。

  同時,國內小型天然氣液化技術發展及項目建設迅速,LNG工廠的生產能力增強。LNG工廠單套規模在30萬立方米/天、1000萬立方米/天以上的項目數量大幅增加。

  一些專家認為,受氣源限制,國內LNG的產量少,作為應急補充足夠,作為常用氣源不能滿足需求。未來國內LNG產業仍然要依靠進口。

  「現在,對我國LNG產業而言,氣源成了關鍵問題。要從我國自有資源入手,加快煤層氣、頁岩氣、海上天然氣開發利用,實現氣源多元化,削弱國際LNG價格上漲對我國的影響。」李玉龍建議。尤其是對開發緻密低滲氣田的企業,國家應積極扶持。這些氣田開發難度大、成本高,能使這類氣源得以開發利用,本身就是對國家做出了貢獻。相關部門要出台合適的資源、財稅和環保政策,讓企業得到合理的利潤。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LNG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