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小型車 資訊詳情
杭州機動車限牌令政策朝令夕改引民怨
 機動車 2014-01-01 10:57:16

  近日,杭州汽車限牌令的消息一傳再次,前日中國報告大廳就發布了一篇文章,杭州一購車者囤車上千輛,3月25日,杭州終於成為繼北上廣黔和天津後,第六個加入機動車限牌行列的城市,突然而至的「限牌令」引起市民不滿。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此次限牌事件:

  一、限牌令突至 市民措手不及

  據宇博智業了解,25日19點,杭州市政府宣布,自3月26日零時起,對小客車採取控制總量和「錯峰限行」調整的雙重措施。同時,將在5月5日開始對已經實施兩年的「錯峰限行」措施進行調整,並同步公布《杭州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

  其實,實現限牌以治理擁堵,減輕霧霾本是為民辦好事,可是杭州市突然宣布實行「限牌令」。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只給市民留了5個小時的時間,因為很多市民以為限牌只是傳言,杭州交通條件還不具備,這次限牌令讓很多人措手不及。

  杭州是政府部門負責人對此也做出了解釋。杭州市公路交通局副局長陸獻德解釋說,保密的最大原因是限牌「太過敏感」,為防止大家突擊購車甚至突擊購車囤牌,總結其他已推「限」城市的經驗,選擇「突然襲擊」的方式更為保險。但是這些解釋似乎並不能讓人信服。

  二、限牌前4S店小道消息漫天發布

  據悉,在杭州「限牌令」發布前,4S店的小道消息就漫天發布,而且還掛出了「即將限牌,請速購買」的橫幅,汽車銷售人員為何會早早得知「限牌消息」?網上流傳的那份與發布會內容一模一樣的「新聞通稿」又是怎麼回事?究竟是誰把這個「太過敏感」的消息準確無誤的泄露出去的,他們又從中牟得了什麼好處?重重疑問都需要杭州方面給出明確的調查結果,相關泄密者也必須受到應有的處理。如果只是把「將追查泄密原因」云云當成一時敷衍記者、應付輿論的場面話,那麼不啻為是對公眾的「二次傷害」,勢必加劇杭州市政府的公信力危機。

  更多機動車行業詳細研究報告請查閱宇博智業調研中心撰寫的《全球機動車污染防治行業市場深度調查與2014-2018年投資發展分析研究報告》。

  三、朝令夕改政策無疑自損公信力

  限牌屬於公共政策的範疇,像限牌這樣的事情是沒有必要保密到「最後一刻」的,不僅沒必要保密,相反還應該主動提前告知公眾。畢竟,限牌涉及到數以百萬計民眾的工作出行,理應進行公開聽證、公共辯論,從而使相關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怎麼能夠由個別部門自說自話的暗箱進行呢?如此「拍腦瓜決策」只會令問題複雜化,人為抬高「信息價值」,給內部人創造牟利機會,進而引發民怨。

  公共政策的基本準則除了公平性,最重要的在於其公信力,公信力能為人們的決策提供穩定的預期。就杭州限牌政策來說,先期的闢謠能讓人們做出不搶購的決定,這就是公共政策的公信力以及人們的穩定預期。但如果公共政策朝令夕改,甚至不按照既定程序搞突然襲擊,那麼,人們的穩定預期就會變得混亂不堪,因為人們已經不知道接下來政策會向左還是向右。這樣的結果,無疑正是政府在自損公信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機動車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