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養殖 資訊詳情
進口豬肉同比增1.5倍,門開了,狼真的要來了?
 生豬 2016-01-01 00:00:00

  自8月2日全國瘦肉型豬價開始連續回升至8月10日,從17.82元/公斤會升至18.43元/公斤,之後豬價變開始平穩震盪,直至本周末,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已經在18.4元/公斤附近震盪了近半個月。而且和去年同期的豬價基本持平,保持在9元 /斤的邊緣震盪。表現極為疲軟,上漲和下跌的動力均不足。

  自今年年初的年報開始至現在,我們今年已發布33周的周報,其中有多周周報中曾對進口豬肉的影響進行分析,認為今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刷新紀錄再創新高沒有任何懸念,關鍵看進口總量是否能突破200萬噸,以及哪幾個月最高,對豬價的影響有多大。

  從海關總署8月2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看,7月我國豬肉(含豬雜碎)進口量為18.34萬噸,環比減少 1萬噸,這是今年首次出現環比下降的情況。前7月累計進口豬肉(含豬雜碎)達94.57萬噸,同期增長149.4%。同比增長近1.5倍,若以此速度繼續增加,到今年9月份便可能成去年全年的豬肉進口量。

  6月中旬開始的下跌以及至目前豬價表現的如此疲軟,原因之一便是進口豬肉的影響。之前幾個月我們就曾分析過:往年各大食品加工企業通常會從農貿市場採購一定量的鮮豬肉用來製作「醬豬肘、醬豬蹄」等各種滷肉製品。但今年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原因便是大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改為採購進口冷凍豬肉。進口豬肉的替代導致國產鮮豬肉需求下降,從而抑制豬價和肉價的上漲。

  對此,國內業界長期以來一直有觀點認為,進口豬肉占國內豬肉消費總量的比重不足5%,所以不會對國內豬價產生大的影響。在此我們不得不說這種觀點非常的短視且缺乏戰略高度。

  首先,進口豬肉即使占比不足5%,但那也是在原有基礎上額外增加的,其影響根本不能用其占總量的比例來衡量。不明白的可以查下經濟學裡所說的「邊際量」。例如剛剛結束的奧運會上,某舉重運動員若最多可以舉起來300公斤的槓鈴,再多加2公斤就很難舉起來,而2公斤占300公斤的比重還不足1%,但這2公斤產生的影響有多大?所以,千萬不能認為進口豬肉的量不足200萬噸,而我們全國豬肉年總消費量 5000萬噸以上,進口豬肉占比不足5%所以影響不大,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其次,我們現在進口豬肉的量占比不足5%並不意味著未來依然不足5%。從官方數據上看,我國年出欄生豬7億頭以上,排名世界第一且占全世界總量的50%左右,是全球養豬第二名美國的5倍以上。於是有人認為全世界除了我們自己,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養豬數量上超過我國,所以即使進口豬肉,也不會有哪個國家能滿足我國的需求。這種觀點極其鼠目寸光、缺乏戰略高度。

  養豬生產所需三大基礎資源要素:土地、水、飼料糧。從這三大要素上看,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上可以、適合養豬,主要為地圖中綠色和淺黃色的平原、丘陵地帶。但在這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上我們除了養出了7億頭以上的豬,關鍵還生活著13億的人,還有其他無數的牛羊、家禽、水產等……這三分之一的土地早已超載、過載,從而導致水被污染、土壤板結,青山綠水早已不在、環境急劇惡化。 7億頭豬已經基本超出我們養豬數量的極限!

  而反觀全球第二大養豬大國美國,雖然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不及我國,但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不僅和我國同處一個緯度帶,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而且東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南有墨西哥灣、北有五大湖區,充足的水資源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其一半以上的土地非常適合種植玉米、大豆等飼料糧。但由於美國人民的飲食習慣中肉類以牛肉和雞肉為主,豬肉僅占比不足三分之一,所以在遠比我們養豬條件優越的情況下,卻只飼養了1億頭左右的豬,不到我們的五分之一。而且每年還有大量的土地在休耕,更不可能出現土地超載、環境惡化的情況。因此,1億頭豬絕不是美國養豬數量的極限,其潛力非常巨大。若按我們現在不考慮土地承載能力的做法,耕地遠超我們的美國養出10億頭豬也沒問題。

  現在我們的豬肉進口量還不到200萬噸,那是因為我們的豬肉供應缺口還不算大。等環保拆豬場擴展到北方主產區,我們的生豬養殖規模進一步縮減,進口豬肉的數量必然會繼續大幅增加,而且是一定會帶動美國、巴西、越南……等國的生豬養殖量大幅增加的!那個時候,就真的是狼來的時候了!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價格和利潤的基礎上的,這是自由貿易和全球化配置資源的原動力。我們拿美元外匯換他們用土地、水和糧食生產出來的豬肉,不是不可以,關鍵看我們給出什麼樣的價格。日本、韓國已經這麼做了,但他們國內的豬肉價格又是多少呢?我們現在13 億人能夠吃到每斤不到20元的豬肉,那是因為我們是靠幾千萬養豬人養出了近7億頭的國產豬!真要把幾千萬養豬人趕出去、不讓養豬了,開始靠大量進口豬肉,也許13億國人就再也吃不到20元/斤以下的豬肉了!

  多少年來,13億吃豬肉的人一直對幾千萬養豬人漠不關心,只是當豬肉價格漲到他們難以接受的時候才知道養豬人賺錢,這個時候卻還通過輿論施壓希望有關部門把豬肉價格壓下去。殊不知,多年來正是千千萬萬、每天聞著臭味、不分晝夜工作的養豬人,才為13億國人提供了價格並不算高的主要肉食來源。不要等到他們退出不幹了、自己吃不起豬肉了才想到他們、才想到他們曾經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門開了、狼來了,好日子不多了,請全體國人珍惜、善待我們的養豬人吧!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生豬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