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9日的一周,受外盤帶動,國內植物油期現貨價格止跌回升。因開工率下降而需求環比上升,現貨基本面最壞時期已過,油廠挺價意願增強,豆油現貨基差報價快速回升,棕櫚油在低庫存支撐下,價格繼續堅挺,豆棕價差與菜棕價差繼續處於歷史低位水平。
豆油震盪為主
本周,受出口強勁的支撐,CBOT大豆期價止跌回升。受外盤帶動,國內豆油期價止跌回升,技術面看,短期連豆油仍以震盪行情為主,操作上建議逢低多。國內豆油現貨因傳統的需求淡季已過,需求有所好轉,基差快速回升,兩周內升幅達170~210元/噸。
分析後市,利多因素有:一是從當前情況看,南美因經濟處於幾十年來最壞時期,農業信貸受影響,大豆種植面積很可能同比下降,這是近5年來首次;二是因前期銷售進度過快且減產,後期南美大豆可銷售量有限,因此,在明年2月份之前,國際大豆市場供應主要依靠美豆,美豆出口預計較為樂觀,這是本周CBOT大豆期價回升的主因;三是當前國內豆油現貨和棕櫚油現貨報價基本持平,豆油對棕櫚油的替代需求也有助於豆油去庫存。
利空因素有:一是機構預計2016/2017年度美豆單產為49~50蒲式耳/英畝,高於USDA8月預計的48.9蒲式耳/英畝,豐產壓力將抑制豆類商品反彈空間;二是截至9月7日,全國主要油廠豆油庫存為132萬噸,較上周同期的128萬噸增加3.1%,當前國內豆油庫存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短期供給壓力仍在。
菜油短期方向不明
本周,受成本支撐和供給壓力共同作用下,鄭菜油窄幅橫盤,技術面看,下周仍以小幅震盪為主,為中長線向上蓄勢,操作上建議逢低多。
由於沿海菜籽庫存充裕,且油廠保持較高開工率,加之「雙節」備貨告一段落,國內菜油供給壓力重現,不過在成本支撐下,國內菜油現貨行情以穩為主。
分析後勢,利多因素有:一是國內植物油基本面最壞時期已過,行情整體向好,而當前無論是菜豆價差,還是菜棕價差均處於歷史低位水平,菜油需求好於往年同期;二是加拿大統計局稱,截至7月31日,加拿大油菜籽庫存為201.6萬噸,較上年同期的254.2萬噸減少20.7%。
利空因素有:一是本周國內豆粕和菜粕價差擴大,部分飼料企業開始在配方中提高菜粕使用量,菜粕需求上升,有利於油廠去庫存,使得油廠開工率能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也使得菜油新增供給充裕;二是市場傳言有可能重啟臨儲菜油拍賣,加之「雙節」備貨期已快結束,抑制貿易商和下游企業拿貨積極性,不利於油廠去菜油庫存。
棕油止漲回調
本周處於馬來西亞棕櫚油署公布9月報告前夕,因8~10月是棕櫚油單月生產的高峰期,市場擔心棕櫚油產量可能增加,引發多頭獲利平倉拋售,馬盤棕櫚油期價沖高回落,帶動連棕櫚油止漲回調。技術面看,下周連棕櫚油跟隨馬盤繼續弱勢調整的可能性較大,操作上建議離場觀望,或是短期間多豆油空棕櫚油套利。
分析後勢,利多因素有:一是當前國內棕櫚油庫存仍處於5年低位,而國內外棕櫚油價格的倒掛及氣溫下降後棕櫚油需求下降的預期,也將使得國內貿易商進口積極性不高,預計未來幾個月國內棕櫚油庫存難有明顯提高;二是機構預計8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將降至161.6萬噸左右,較7月的177.2萬噸下降8.8%,創2012年以來新低,馬盤棕櫚油在經過調整後,繼續帶動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向上的可能性較大。
利空因素有:一是當前國內無論是豆棕價差還是菜棕價差都處於歷史低位水平,國內棕櫚油處於競價劣勢,需求極其清淡;二是在9月13日MPOB發布8月馬來西亞官方棕櫚油產量、庫存和出口數據前,出於對風險的規避,多頭資金獲利離場的意願更高,短期馬盤迴調壓力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