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整個大宗市場,棕櫚油依然是其中的領頭羊,昨日(9月20日)連棕櫚油再度發力,午前封於漲停板,棕櫚油主力1701資金流入4.4億,截止收盤至5676元/噸,漲218元/噸,馬盤棕油12月合約觸及2724林吉特的高位,較9月初低點2487大漲237林吉特,國內外棕櫚油期貨的大幅拉升直接刺激了現貨市場提價心理,昨日國內棕櫚油現貨大漲140-200元/噸,創下2013年年初以來高位。市場接下來究竟會是怎麼樣的一個走勢:
馬盤棕櫚油方面:
因出口猛增,而產量增長不及預期令馬來棕櫚油庫存縮減,馬來西亞MPOB報告顯示:8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降至146萬噸,遠低於去年同期的 250萬噸,為2011年1月份以來最低水平。去年厄爾尼諾相關的乾燥天氣仍對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存在影響,馬來西亞8月棕櫚油產量增長7.3%,但創 2012年以來8月最低水平。根據調查顯示,9月前15日馬來棕櫚油產量僅增4.31%。9月產量預計增幅有限,儘管船運調查機構ITS及SGS稱,馬來西亞9月1-20日棕櫚油出口較前月同期下降11-12.2%。雖然9月出口下降,低於8月份,但預計9月底庫存增幅不會太大,仍處低位,全球棕櫚油供應仍然偏緊,且馬幣持續走弱,馬盤棕櫚油價格演繹暴走狀態。
美盤方面:受助於技術性買盤和豆油期貨堅挺,且美國中西部部分地區降雨會導致收割推遲,從而導致農田變干前加工商和出口商的供應收緊,由於作物生長報告顯示美國大豆作物收割進度低於平均水平,當周大豆收割率為4%,去年同期為6%,五年均值為5%,為美豆提供支撐,昨晚(周二)交投最活躍的 CBOT 11月大豆合約收升17.25美分,報每蒲式耳989.75美分,盤中觸及8月25日以來最高。美豆油因馬棕大漲及原油走強,進一步拉漲至34.20美分,升至8月24日以來最高價,漲幅達到3.2%。
國內方面:
隨著棕櫚油船陸續抵達,棕櫚油庫存有所增加,目前全國港口棕櫚油庫存量30萬噸,較上月同期的28.6萬噸增1.4萬噸,增幅4.9%,遠低於 5年平均庫存69.63萬噸。雖然庫存有所回升,但仍處低位,且貨權集中,貨源極為緊張的局面緩解時間比預期的要遲,至少國慶假期前,棕櫚油庫存很難超過 40萬噸,市場供應缺口暫時難以彌補。
另外,9、10月份進口大豆到港少,據我們全面調查顯示,2016年9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91船586.4萬噸,10月份最新預期維持550萬噸,均低於正常650-700萬噸的月均進口量,原料供應出現區域性偏緊,導致9月油廠開機率將明顯下降,豆油庫存也在緩慢下降,據我們統計,目前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17.34萬噸,較上周同期的118.14萬噸降0.8萬噸降幅為0.68%。
國內基本面利好,加上資金炒作,連棕櫚油走勢強勁,昨晚連棕櫚油夜盤進一步上沖至5740元/噸高位,走勢不可謂不瘋狂。目前馬來棕櫚油庫存在 150萬噸左右低位,印尼方面,根據調查顯示,8月底的庫存可能減少9%,約為170萬噸。中國棕櫚油也始終在30萬噸低位徘徊,我們認為在棕櫚油庫存處於低位的情況下,其現貨短期仍將繼續走高,且在其它油脂中仍唱主角。
長遠來看,自從今年7月中旬以來外盤棕櫚油價格持續提升,導致豆油與棕櫚油價差持續縮減,從最初的100美元/噸附近,縮減至目前棕櫚油高於豆油0.5美元/噸,抑制了近幾周的棕櫚油出口,9月份出口環比8月下降基本確定,按當前豆棕價差,10月出口還將下降,而10月份還處於產量高峰期。當前中國棕櫚油與豆油價差較小,部分區域棕櫚油甚至高於豆油17元/噸,棕櫚油基本被市場棄用,目前棕櫚油出貨以執行前期合同為主,加之雙節前包裝油備貨基本結束,棕櫚油市場大部分時間仍將處於有價無市狀態。操作上,雖然棕櫚油強勢暫難撼動,但仍需要時刻注意加強高位風險防範,買家暫維持隨用隨買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