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周期性拐點基本確立,保險行業利差持續收窄甚至出現負利差的預期產生根本性反轉,2014年以來持續壓制保險公司估值的最大因素解除,估值向上修復空間打開。壽險公司在戰略調整及規模保費衝擊等因素下,格局變化較明顯。
保監會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保險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553.40億元,同比增長34.13%。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6861.59億元,同比增長38.49%。雖然依舊處於上升態勢,但較2016年同比增長73.61%的亮眼成績,增速下滑顯著。收入排名前5位的人身險公司依次為國壽股份、平安壽險、安邦人壽、人保壽險和太保壽險,市場占比分別為21.44%、12.62%、11.34%、6.31%以及5.37%。
值得注意的是,新華保險延續了2016年的跌勢,2016-2021年中國壽險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1月份原保險保費收入169.51億元,同比下滑21.78%,這已經是新華保險連續第二年業績下滑。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新華保險保費下滑與其轉型戰略有關,該公司正在放棄依靠躉交保費提高規模的前期路徑。而與去年相比,2017年跌幅已經有所收窄。與此同時,人保壽險繼2016年排名出現下滑後,2017年1月份保費又出現負增長。可見,按照「穩增長、重價值、強基礎」的戰略,謀局轉型的人保壽險正面臨著嚴峻挑戰。另外,安邦人壽1月份原保費收入853億元,較2016年同期的55億元翻了近16倍,著實體現了「火箭式」增速。
在78家人身險公司中,有3家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占規模保費收入低於30%,分別為瑞泰人壽占比5%,中華人壽占比25%,安邦養老占比10%。根據保監會在2016年12月30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占當季總保費收入低於30%的人身險公司,在未來一年以內不得准予開設新的分支機構。如此看來,上述3家公司若到3月末保費結構仍不能及時扭轉,其在未來一年內將不可再開設新的分支機構。
近年來,中國保險市場保費收入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速度,令市場矚目。報告表示,如果沒有中國的保費總收入,2016年全球保費總收入的增幅將從4.7%跌至2.3%。2016年,中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27.5%。而據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1月,中國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8553.40億元,同比增長34.13%,表明增長勢頭依舊強勁。
其中,中國壽險市場在2016年實現了超過30%的增速,達到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漲幅。2017年1月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6861.59億元,同比增長38.49%;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641.11億元,同比增長50.15%。
有數據表明,15年間,中國的保費收入翻了近5倍。目前,中國保險市場規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
報告指出,雖然中國的保險密度(人均總保費)約170歐元,距離已開發國家的保險密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但中國的保險深度(總保費與GDP比率)已超過奧地利,且幾乎快趕上以高度認可壽險產品著稱的德國,2016年德國的保險深度為2.7%,遠低於西歐國家平均值4.7%。
中德安聯執行長陳良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保險市場一路高歌猛進、蓬勃發展,這讓我們看到了機遇,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建議,如果中國內地要向香港和台灣地區的較高的保險深度看齊,需要更多地關注老齡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