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 內容詳情
2016年我國貨幣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貨幣 2016-05-26 11:12:03

  據我國貨幣行業發展分析,我國貨幣經紀行業自律組織——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日前正式成立,並審議通過了《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議事規則》。現對2016年我國貨幣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擔任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胡正衡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這是貨幣經紀行業發展與建設中的一件大事,標誌著我國貨幣經紀行業從此有了專門的議事和研究平台。

  作為國內首家由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的經紀行業自律組織,該委員會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為促進經紀業務規範發展,完善市場運行架構,提高市場運行效率,組織貨幣經紀業務相關領域的市場專家、學者組成專門機構。

  相關資料顯示,貨幣經紀公司是指專門從事促進金融機構間資金融通和外匯交易等經紀服務,並從中收取佣金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貨幣經紀公司通過專業化運作為媒介金融產品交易提供信息、促使交易達成,對克服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提高交易效率、增強市場流動性有重要作用。貨幣經紀公司的業務範圍還在隨金融創新而不斷的擴展,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金融產品創新。

  在我國,隨著銀行間市場的不斷發展,貨幣經紀作為一類新型的中介機構,2006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貨幣經紀公司進入銀行間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貨幣經紀公司進入銀行間市場。此後從2007年第一家貨幣經紀公司進入銀行間市場開展人民幣產品經紀業務至今,經過4年的發展,貨幣經紀業務規模逐漸擴大,貨幣經紀公司的作用逐步顯現。首先,經紀公司業務範圍和客戶範圍不斷擴大。經紀公司已在銀行間市場本外幣拆借、債券回購、現券買賣、利率互換、外匯遠期、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等各項業務領域,為銀行間市場大部分活躍的金融機構提供經紀服務。其次,經紀業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10年,通過經紀公司成交的利率互換為1萬億元,占市場交易總量的60%以上;外匯掉期和遠期交易量為6800億美元,占外匯掉期和遠期交易市場總量的50%以上;在現券市場,通過經紀成交的金額也達到1.95萬億元。可以說,經紀商作為二級市場流動性的組織者,初步發揮了促進市場價格發現、反映市場真實成交狀況、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促進了銀行間市場功能的提升。

  儘管我國銀行間市場經紀業務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然而我們也看到,貨幣經紀業務領域仍面臨一些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一方面,經紀行業內部機制還有待完善。另一方面,經紀業務開展的外部環境有待改善。

  據貨幣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介紹,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組織經紀業務相關市場參與者貫徹國家法規和行業規範,開展經紀業務領域研究和分析,提供經紀業務發展的管理意見和建議;增進相關市場成員之間關於經紀業務的交流與合作;協助開展業務諮詢、信息支持、從業人員培訓等專業服務,提升經紀機構和從業人員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等。提供經紀服務的貨幣經紀公司和經紀人員,以及接受經紀服務的交易商及其從業人員將納入專業委員會的自律管理範疇。

  中國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趙傳新對本報記者說:「此次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標誌銀行間市場經紀業務走入了一個有序管理、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時文朝表示,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就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揮專家議事制度優勢、解決經紀行業實際問題的一種積極實踐與探索。「希望經紀業務專業委員會在對國內外經紀業務運行現狀和發展動態充分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市場發展實際,儘快明確銀行間市場經紀業務的短期發展目標,並研究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為經紀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政策建議,共同推動銀行間市場的健康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貨幣相關研究報告
貨幣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