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 內容詳情
火電行業政策及環境
 火電 2020-09-27 11:26:30

  我國每年用電總量的70%都是火電行業的貢獻,2019年火力發電量增長至50450億千瓦時,市場交易(含跨區跨省送出交易)平均電價0.3180元/千瓦時,以下是火電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火電行業政策及環境

  2012-2019年我國電力行業用電量呈上升趨勢,但增長速度較為波動。根據火電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6.97%;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增長6.35%;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增長22.5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增長11.39%。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火電利用小時數為3431小時,同比增長26小時。火電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隨著火電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利用小時數有望繼續提升,筆者認為到2020年可能到4240小時。預計火電裝機的利用小時將在2020-2021年間維持在較低水平(4200小時),較2019年「十三五」期間平均分布下滑4%/14%。

  從輸送電量來看,我國輸送電量呈穩定增長趨勢,到2019年我國輸送電量突破8千億千瓦時,達到8545.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15%。

  從社會用電結構來看,截止到2019年,第二產業占比最高,達到69.2%,其次是第三產業,占比15.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占比14.1%,最後是第一產業,占比1.0%。

  在此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於火電行業的影響頗深;從執行情況來看,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並不必然。2019年10月31日,發改委發布《關於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火電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以年度為周期,由發改委統一部署啟動,以省(區、市)為單位組織實施。

  2019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16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提出了從嚴淘汰落後產能,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

  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的火電行業迎來了深層次的結構調整,加快淘汰低效、老舊火電機組的步伐,以及發改委和能源局發文督促各地方政府和企業放緩燃煤電廠建設步伐,以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等文件將逐步落實,以上便是火電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火電相關研究報告
火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