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火電行業市場規模是通過大量的一手調研和覆蓋主要行業的數據監測(包括目標產品或行業在指定時間內的產量、產值等,具體根據人口數量、人們的需求、年齡分布、地區的貧富度調查)的基礎數據信息,並通過自主研發的多個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估算模型,為客戶提供可靠地市場和細分市場規模數據以及趨勢判斷,協助客戶判斷目標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為市場開發和市場份額估算提供可靠、持續的數據支持。
市場規模不僅僅只是火電產品在某個範圍內的市場銷售額,也涵蓋了是用戶量規模或者銷售量規模。我們根據火電所集中的區域、發展的階段、用戶數量進行現有市場的估算;其次,再根據火電潛在用戶及發展趨勢對未來市場進行估算。最終,可獲知火電產品市場的總體規模。
在火電市場規模的測算上,我們主要採用了如下幾種方法
一、源推算法
即將本行業的市場規模追溯到催生本行業的源行業,通過對源行業數據的解讀,推導出火電行業的數據。
二、強相關數據推算法
所謂強相關,可以理解為兩個行業的產品的銷售有很強的關係,通過與火電行業強相關行業的分析,印證市場規模數據的準確性。
三、需求推算法
即根據火電產品的目標客戶的需求出發,來測算目標市場的規模。
四、抽樣分析法
即在總體中通過抽樣法抽取一定的樣本,再根據樣本的情況推斷總體的情況。抽樣方法主要包括: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整體抽樣、系統抽樣和滾雪球抽樣等。
五、典型反推法
依據研究團隊對於單個品牌(尤其是龍頭品牌)的銷售額和市場份額的研究,倒推整個行業的規模。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表示,2024年上半年,SW火電板塊實現歸母淨利潤404.63億元,同比增長47.7%。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淨利潤率為8.9%,同比提升3.1pct。上半年,受水電擠壓影響,火電發電量同比下滑。展望下半年,來水邊際減弱,且考慮到2023年同期水電發電量基數較高,我們認為水電對火電的擠壓有望自8月份開始得到緩解,火電企業下半年發電量同比有望改善。此外,煤炭供需偏松背景下,我們預計煤價仍偏弱運行。以上兩點均有望支撐下半年火電業績向好。長期來看,煤電將從主力電源向支撐性和調節性電源轉變,收入結構隨之發生變化,我們測算至2030年,煤電將有接近50%的收入來自容量補償和輔助服務,推動盈利穩定性大幅提升,火電估值有望迎來重塑。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復盤2000年以來的「缺電」事件,發現其對電源設備股與火電股均有明顯催化作用。我國電力供需仍處於緊平衡態勢,短期內火電仍為保供主力,「三個八千萬」計劃結束後,未來火電新建裝機仍需要維持在一定水平。據華泰證券測算,2024—2027年火電的新增核准依然會維持在41—57GW的水平。在電改背景下,建議從一次能源價格、供需情況、區域集中度三方面把握中長期電價。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建設新型電力系統仍需要煤電發揮兜底作用和提供系統靈活性,加快煤電機組低碳化改造有助於平衡系統安全和能源清潔化之間的關係。政策推進後,有望在強化能源保障的同時降低碳排放壓力和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預計火電及新能源發電企業相應受益。但是,考慮目前低碳改造的投資回收保障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發電企業改造積極性仍需要觀察。
國泰君安發布研報稱,電改催化與長久期利率債的權益映射屬性下,行業估值有望提升,維持「增持」評級。(1)火電:優選具備成長及派息確定性的公司;(2)水電:把握大水電價值屬性;(3)核電:遠期成長空間打開,長期隱含回報率值得關注;(4)新能源:精選內生高增長個股。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火電發電量略有增長且煤價同環比下降,但考慮去年同期歷史虧損帶來了稅額抵扣且煤耗將環比提升,我們預計2Q24火電盈利增速放緩;水電來水轉好,發電量實現改善;核電發電量同比提升,業績有望增長;受益於新增風光裝機,雖來風情況一般,我們預計部分新能源運營商歸母淨利潤仍將保持同比小幅增長。展望3Q24:若煤價維持相對穩定,火電業績增速或將繼續放緩。水電業績取決於汛期來水能否持續良好態勢。環保板塊中設備類公司將受益於設備更新政策,漲價和高股息驅動下水務/固廢有望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