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香菜籽油 內容詳情
濃香菜籽油行業發展趨勢
 濃香菜籽油 2020-11-11 10:02:01

  油菜籽是當今世界四大油料之一和國產植物油第一大油源,我國國產油菜種植與加工均出現明顯增種和增產,2019年菜子油和芥子油進口數量達32萬噸,同比增長57.7%,以下是濃香菜籽油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濃香菜籽油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油菜籽收購主體由中央轉向地方,由地方政府負責組織各企業進行油菜籽收購。農戶油菜籽售價失去國家強力保護,各地油菜籽由「脫市收購」時2.4元/斤下降至1.3-1.6元/斤,農戶種植收入無法保障,油菜種植積極性下降。根據濃香菜籽油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油菜總種植面積和油菜籽總產量分別為753.43萬hm2和1493.07萬t。

  在沿江地區,種植小麥收益高於種植油菜籽,尤其是在油菜籽和小麥混種地區,出現了油菜籽種植面積下降、小麥種植面積增加的情況。如安徽以長江和淮河為界,淮北地區基本全部種植小麥,江淮之間油菜籽的種植面積占1 /3,江南的油菜籽種植面積減少15%。濃香菜籽油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油菜籽與小麥的種植面積比例為4∶6,另外拋荒地約20%。

  生產水平和耕作制度,農業部將長江流域優勢油菜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選擇優先發展區或縣。主要條件為:油菜籽濃度高,種植面積與冬季作物比例分為上游面積的30%,中部面積的40%,下游面積的35%以上;強大的加工龍頭企業。

  目前,我國食用植物油按包裝方式可分為散裝油、中包裝食用油及小包裝食用油,其中小包裝食用植物油按細分油種又可以分為大豆油、調和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品類。從消費結構上看,大豆油、調和油及菜籽油是我國小包裝食用植物油中銷售量最大的三個品類,2019年銷售量市場份額分別占比28%、22%和18%。

  1、實施產地加工、就地消費策略

  一方面,小型油廠加工出的"原汁原味"濃香型菜籽油深受消費者認可,尤其是油菜產區城鄉居民的喜愛;另一方面,小型油廠加工過程透明、消費者信賴,同時又便於農民以籽換油、自產自銷,達到穩定收入的目的。在進口食用油衝擊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客觀上,小型加工廠及其市場份額已逐步成為食用油的市場堡壘,穩定了食用油的市場份額。濃香菜籽油行業發展趨勢指出,積極支持小型油廠的發展,在財政政策上將其設備購買和改造列入農資補貼範疇,並在技術上不斷改造升級,在管理上逐步規範,小型油廠及其市場占有將會成為穩定油菜生產、塑造民族特有品牌的重要陣地。

  2、積極推進油菜進口"多元化"戰略

  我國油菜籽和菜籽油進口來源地單一化格局十分明顯,進口過度集中於加拿大,不利於保障進口的穩定性,也會削弱我國與加拿大油菜籽和菜籽油貿易談判的話語權。為了保證國家油料作物供給穩定,應積極推進油菜進口"多元化"發展戰略,增加油菜籽進口來源渠道,能夠有效降低進口國單一帶來的貿易風險。建議未來應將俄羅斯及蒙古的菜籽油作為開拓海外油料作物產品來源的重點,制定發展規劃,支持企業建立穩定可靠的進口保障體系,以上便是濃香菜籽油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濃香菜籽油相關研究報告
濃香菜籽油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