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業務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全球拍賣市場銷售總額上升了16%,美國、英國與中國市場份額占比分比為52.1%、22.1%和5.0%,以下是拍賣行業競爭分析。
拍賣市場突飛猛進的影響,全球藝術市場的銷售額實現了12%的強勁增長,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拍賣市場板塊。根據拍賣行業分析數據,2019年全球藝術市場銷售額達到674億美元,同比增長5.81%,在過去十年的年銷售額中排名第二,僅次於2014年的682億美元。
拍賣行業競爭分析指出,美國、英國和中國領跑全球藝術市場,三者市場份額總和達到84%。其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藝術品市場,銷售額達到299億美元,占比達到44%;英國以21%的市場份額重回第二位;中國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市場份額微降2%,位居第三位。
2019年我國拍賣行業成交額達7000億元,其中既有拍賣行業積極抓住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去槓桿、去庫存機遇,推動政府、破產清算組、金融資產機構委託拍賣業務明顯增長的因素,也有類似「廣國投」破產財產委託拍賣,單場成交551億的偶然性因素。
拍賣成交額在100-200億的有7個省(區、市),分別是:遼寧省、雲南省、湖南省、海南省、甘肅省、河南省和內蒙古,共計成交953.39億元,占全年全行業拍賣成交額的12.98%。
拍賣成交額在20-100億的有8個省(區、市),分別是:廣西自治區、陝西省、天津市、江西省、新疆自治區、黑龍江、貴州省和寧夏自治區,共計成交389.17億元,占全年全行業拍賣成交額的5.3%。
拍賣成交額在20億以下的分別是:山西省、吉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計成交39.09億元,拍賣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占全年全行業拍賣成交額的0.53%。
目前,我國拍賣行業的拍賣委託來源格局由大到小是政府部門委託、其他機構委託、金融機構委託、法院委託、個人委託和破產清算組委託。其中,政府部門委託的成交額達到4219.11億元,占據我國拍賣行業委託結構的62.97%。拍賣行業競爭分析指出,政府部門已經成為我國拍賣行業委託結構主力。
在此背景下,我國拍賣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出現明顯的集中和分化,連續兩年80%的成交額集中由一千多家拍賣企業貢獻,企業數量僅占全國拍賣企業的七分之一。具體來說,2019年,TOP10、TOP20、TOP50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0.54%、14.31%、18.61%。
綜合來看,我國拍賣行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長三角地區共有4家公司上榜,珠三角地區3家上榜公司的成交額均呈現上漲態勢,市場資源的集中和企業的分化同步出現,專業市場領域的市場集中已成趨勢,以上便是拍賣行業競爭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