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貿易 資訊詳情
拍賣業規範制度印發 推進拍賣+網際網路建設
 拍賣 2017-01-01 09:28:20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逐漸放緩,我國拍賣市場也逐漸進入了調整期,告別了高速發展時代,作為拍賣重要組成部分的企業需當擔起重要作用,絕對不能出現失信行為。

  近日我國拍賣行業出現新制度,就是要建立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這樣的規範有利於拍賣行業走向更加規範化的道路。

  拍賣業規範制度印發

  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加強,政府部門對拍賣行業,拍賣活動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我國拍賣業的操作也將更加規範。

  由商務部制定的《關於規範和促進拍賣行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經內部印發,將很快發布。

拍賣業規範制度印發 推進拍賣+網際網路建設

  《意見》中首次提出將建立拍賣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服務失信「黑名單」等制度,首次明確了建立跨部門的拍賣管理工作機制。《意見》還提出將拍賣行業的日常監管納入年度核查報告,研究發布不適合拍賣的標的指引,規範網絡拍賣活動等系列舉措。

  拍賣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拍賣行業企業數量超過5300家,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國家註冊拍賣師10400餘人。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拍賣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拍賣行業日漸成熟,但增長出現放緩,從成交額來看,自2010年起,拍賣行業在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等因素影響下,經歷了成交額從2010年的6648.2億元到2013年的7001.7億元,再到2014年5556.4億元和2015年的4635.2億元,2016年延續了市場調整態勢。

  根據商務部全國拍賣管理信息系統統計,截至2015年12月,我國內地拍賣企業共有6831家,分支機構243家。2015年,拍賣行業成交總額為4635.2億元,在第三產業「其他服務業」生產總值中占比為3.54%,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為1.55%。此外,網絡拍賣發展迅猛。

  從標的物類型來看,房地產、文物藝術品等成交額繼續維持上升態勢,機動車、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等增長較緩。其中,2015年,我國大陸地區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額占全球比重為62.9%。

  不過,由於多採用綜合性拍賣,受政策影響明顯,藝術品拍賣行業面臨困境並不少。例如,如果出現買方付不起款項,容易出現連環債務關係,對整個行業發展極為不利。

  拍賣行業黑名單建立依據

  拍賣行業在新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網絡拍賣發展迅速,行業監管不到位,不規範行為時有發生。正是基於拍賣行業出現的新的變化,作為我國拍賣行業的主管部門,商務部為進一步促進拍賣行業適應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健康、有序發展,制定了《意見》。

  依據《意見》,將依法依規對拍假、假拍等各類違法違規經營進行治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強化拍賣行業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查處各類違法拍賣活動。此外,完善對拍賣標的的監管。研究發布不適合以拍賣形式交易的拍賣標的指引。

  《意見》明確,將健全企業資質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拍賣企業年度核查制度,將日常監管納入年度核查報告,每年3月底向商務部報送上一年度核查並將核查情況通報同級相關部門。此外,將拍賣網站經營情況納入網絡誠信評價體系,對網絡拍賣活動建立政府監管、行業協會自律、大眾監督的綜合監管模式。

  建立行業誠信體系也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商務部將統一歸集企業信用信息,依法公示。建立拍賣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服務失信「黑名單」等制度,支持、引導第三方機構開展拍賣企業服務信用評價,定期發布信用經營企業和標準化達標企業。逐步實施拍賣企業分類管理,將拍賣企業違規失信紀錄作為行業管理的重要依據之一。

  推動拍賣+網際網路建設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拍賣企業開展網絡拍賣活動標的類型覆蓋也越來越廣泛,涉及房地產、土地使用權、機動車、農產品、股權、藝術品、無形資產等品類。

  在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線上+線下」拍賣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拍賣企業所採用。《意見》中還明確提出要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具體包括鼓勵拍賣企業開展農產品和機動車等新興領域拍賣業務,引導傳統拍賣與新技術的融合,推動「拍賣+網際網路」建設,進一步拓展拍賣行業發展的新空間等。

  傳統市場相對而言比較小眾,而網際網路是大平台、是新興的生命力。網際網路在未來的很長的一段時間段里是主流市場,傳統市場必須容納和擁抱網際網路這個概念。

  同時,我們相信拍賣行業能夠藉助網際網路走向全新的發展模式,讓拍賣行業藉助網際網路再起航。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拍賣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