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汽修行業發展現狀不盡人意,「散亂差」正是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國現在處在盈利的汽車修理廠不足40%,約有30%的汽修廠處在盈利的邊緣,剩下的當然就不用說了。以下對汽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汽車維修業的現狀
1.汽車維修的從業人員缺乏較高的素質
在企業維修的技術工人中,具體為漆工、鈑金、電工以及機修方面。經過統計占據大專文憑的工人屈指可數,缺乏較高的綜合素質,致使汽車維修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2.汽車維修業缺乏合理結構
在維修業結構的不合理方面主要體現在,維修企業的配置不合理以及行業結構不合理。在專項的汽車養護中,不能夠高效、快速地對私家車進行優質的服務。在對不斷發展的維修形勢分析可以看出,增長的速度較快,使得惡性競爭的現象不斷加強。
3.較落後的維修理念
傳統的維修觀念是,只要條件允許,就會對汽車開展大拆大卸的維修方式。在現代,涉及電控發動機、自動變速器等因素時,維修人員不會根據狀態檢測來修理,總是感覺哪裡不對就拆哪裡,這樣的方式會對故障的排除造成干擾,新的故障則會由此產生,這樣的觀念會讓汽車維修業產生滯後的狀況。
2016 年,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量市場前五名分別為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其中,排名首位的中國2016 年產量為2,811.88 萬輛,遠高於其他的汽車生產國家。
2016 年全球汽車銷量為8,967.80 萬輛,較上年同比增長4.66%,主要增長點為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和繼續穩健增長的美國市場。在銷售總量上,中國繼續領先美國,保持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稱號。歐洲各國繼續保持良性的增長趨勢,如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和荷蘭等國家的增長率均保持在15%以上。日本受低迷經濟環境影響,保持負增長。除此之外,其他新興的汽車市場如印度及東南亞市場,增長率亦保持溫和的增長態勢。
從絕對的汽車保有量來看,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多的五個國家。中國在2010 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排名第二的國家,截至2016 年末,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9,400.00 萬輛。
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平穩上升,據調查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汽車維修企業有67萬多家,從業人員達470多萬人,行業總產值近三千億。但是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各個地區的維修網點多,但是普遍很散亂,面積小而全,行業集中度較差。
很多的汽修廠還是延用以前「一廠一店」的傳統經營模式,大多沒有連鎖經營或者創造品牌的想法。究其原因,一來是很多的汽修廠十分簡陋,都是那種路邊店或者汽配商店附帶汽車修理,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設備,請的員工也都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導致整個店面的服務水平低下,技術條件落後的現象。
真正受過專業學校訓練,具有完整的實踐經驗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人少之又少,根本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全國470多萬的從業人員中,70%左右的只具備初中文化水平,技術人員大多都為農民工,而真正具備維修和檢測能力的員工不超過30%,這樣的人員組成結構,嚴重影響了我們汽修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因為,作為一個汽修企業的老闆,不論你的規模大小,都應該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從根本上改變經營觀念,學會創新。
隨著全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維修行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職能,所以說汽車維修行業的管理工作只能一直加強改變,越變越好,而不是越變越弱。其主要的職責就是要穩定人員隊伍當前的主要任務是穩定門店的團隊,明確員工的職責,轉變管理思維。以上對汽修行業發展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