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 內容詳情
生物燃料行業技術
 生物燃料 2018-12-04 17:36:34

  生物燃料行業在被調查的150家企業中,有29家企業享受到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占19.3%;有12家企業享受到所得稅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政策,占8%。在產業發展中,一系列的國家政策,推進了生物燃料產業的不斷進步,也為我國以後能源行業的變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下對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

  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生物燃料行業被調查企業中,華東、華中和東北地區申請成功率較高;華南和東北地區由於木質資源豐富,生產木質顆粒而無法享受該政策;生物燃料行業分析指出,大部分西南、西北地區的生物質成型企業由於規模偏小,達不到政策規定的條件而無法享受政策優惠;此外西南、西北地區由於信息傳播較慢,相當一部分企業對該政策缺乏了解。

生物燃料行業分析

  所謂的生物質是指利用大氣、水、土地等通過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長的有機物質。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不同於石油、煤炭、核能等傳統燃料,這些新興的燃料是可再生燃料。工業、農業、林業、一般家庭製造出的可生物分解的產物都可以作為原料。生物燃料被認為有污染少、可再生等優勢,受到全球各國的普遍關注。現從六大方面來分析生物燃料行業技術。

  (1)雖然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至今仍然落後。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引進螺旋式生物質成型機,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近些年來,中國加大了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多數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企業仍處於工程化研究的初級階段,距離技術推廣的產業化目標仍然相差甚遠。

  (2)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初期發展速度慢,後期發展速度快。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在20世紀末的20年,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的發展雖然沒有大的突破,但在多家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業的示範作用下,吸引了上百家企業加入了這個行業,為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近幾年,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的應用和燃料的生產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從2009年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能力不足50萬噸/年,每年以翻番的速度遞增,到2013年,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生產能力已超過400萬噸/年,生物質成型燃料設備生產企業近700家,生物質成型燃料主要用作農村居民炊事取暖、工業鍋爐等。

  (3)生物質成型燃料設備的生產企業多,種類、型號繁雜,發展初期模仿的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少。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生物質成型燃料設備主要有螺旋式、環模式、平模式、機械(液壓)衝壓式和對輥式;生產的燃料產品有塊狀、棒狀、顆粒狀等;有的研究單位和企業根本沒有掌握關鍵技術,就盲目進行低水平擴張或低端競爭,不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有的企業直接利用顆粒飼料機改造出了多種類型的環模式、平模式生物質顆粒成型機,其生產率低、單位產品能耗高、易損件的使用壽命短,技術性能參差不齊,基本無法推廣。

  (4)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的興起促進了生物質爐具的快速發展,且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技術比成型技術成熟。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河南農業大學從秸稈燃燒特性試驗入手,研究出了「雙室燃燒、分級供氣」理論,用創新結構設計方法主動消除「結渣和沉積」現象,只需在8000h後檢查表面清理即可。經鍋爐燃燒應用表明,生物質成型燃料是一種燃燒特性優於普通燃煤、價格低於煤、燃燒尾氣污染成分少於煤的可再生優質燃料。

  (5)國家農業部、國家能源局等部委先後立項制定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與設備方面的相關標準,規範了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行業市場。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2010年9月農業部頒布實施了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術語、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成型設備技術條件、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成型設備試驗方法等多項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方面的標準。2012年河南農業大學從國家能源局獲批立項了環模式塊狀、平模式塊狀和活塞衝壓式棒狀生物質燃料成型設備技術條件3個標準的制定,預計2014年5月頒布實施。

  (6)分體模塊式環模生物質燃料成型技術是國內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國特色。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常用的環模結構形式有整體式、套筒式和分體模塊式3種,環模以套筒和分體模塊方式組合後,套筒和模塊的結構尺寸可以單體設計,分別加工,產品易於實現「三化」(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分體模塊式環模是由若干個模塊組合而成,分體模塊的結構尺寸、加工質量和精度直接影響環模的使用壽命和成型設備的產量以及燃料產品的質量,對用戶的使用成本也有很大影響。

  生物燃料行業技術分析,世界上的化學家、化學工程師和合成生物學家都已在努力應對開發生物燃料的技術挑戰,並將在未來數十年內為補充和替代石油衍生的燃料而盡力。世界每一家主要的化學和石化公司都在聲稱要在生物燃料商業化的比賽中爭一高低。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生物燃料相關研究報告
生物燃料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