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用品 內容詳情
2014年我國生活日用品市場分析
 生活日用品 2014-08-20 16:21:26

  我國生活日用品市場仍有巨大潛力

  中國生活日用品市場規模之大難以想像,同時也是市場競爭難度最大的產品大類市場。 隨著市場秩序的進一步規範,將有更多的灰色市場顯性化,推動市場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生活日用品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雖然我國生活日用品市場已經成熟,但是仍有更大的開拓空間。面對「大得驚人」的生活日用品市場「誰都想分一杯羹」,因此,日用品市場向來都不缺少競爭者。

  我國生活日用品市場流通困局

  生活日用品流通市場以大流、大通、大廣告為主要特徵,生活日用品廠家大多沒有能力系統的實施物流管控,最多只能控制1.5級渠道,到底有多大比例的產品消化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鄉鎮市場、農村市場,完全沒有概念。

  任由市場自我驅動,實際上是有道無渠;流通渠道的特點決定了價差這一主要利潤來源變為不可能,經銷商利潤來源完全靠廠家返利與費用利潤化,然而能夠最大化的享受到廠家政策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完成當月、每季度、每年度的任務,這就自然導致跨區域沖貨。

  「沖貨是違規,被沖是無能」的冷幽默使大多數經銷商都選擇了鋌而走險,腦子一熱沖了再說,逮住被罰款就認命,那就只有「點兒背不再怨社會」,如此在沖貨與報復沖貨拉鋸戰之中,價位體系趨於崩盤,價格迅速透明,廠家的渠道促銷支持政策都被量化成點數打進價格戰,變為虛無,品牌不可避免的淪為帶貨品種。

  更嚴重的是,當流通品牌低利潤或者零利潤不足支持鄉鎮市場配送費用時候,造假、摻假、售假就變為順理成章或水到渠成。

  如此一來,廠家階段性促銷政策顯得無比尷尬,陷入飲酒止渴的怪圈;營銷管理進入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死結。代理商在年初報年度計劃時,也是看碟子下菜,你廠家承諾在本區域內打多少廣告,我就敢賭廣告費5倍以上的銷量,大不了就年底壓倉,如此循環一年又一年。

  價格透明化、跨區域惡性沖貨、假貨泛濫衝擊、廣告依賴症就是生活日用品市場流通品牌四大頑疾。

  我國生活日用品市場上,本土品牌逐漸收復失地

  近年來,本土日化品牌在廣告投放方面也頻出「大手筆」。快消企業的「電視節目冠名熱」經久不息,《我是歌手》、《我為歌狂》、《中國最強音》等一系列電視節目的冠名費用屢創新高,而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由國際快消巨頭海量廣告占據螢屏的態勢相反,拿下這些熱播節目冠名權的絕大多數是本土日化品牌,可謂本土日化企業的「螢屏逆襲」。

  而本土品牌在電視營銷上不惜血本的砸錢,正在迎來回報:來自第三方數據機構的監測顯示,本土生活日用品品牌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回升。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生活日用品相關研究報告
生活日用品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