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蔬菜包裝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占行業收入總量的55%左右,2017年我國蔬菜包裝全行業收入總額約為7482.56億元。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蔬菜生產在新品種選育、育種技術、設施栽培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應用現代生物技術對蔬菜品種改良及其產業化方面都得到迅猛發展,並取得了長足進步。以下對蔬菜包裝行業布局分析。
2017年我國蔬菜包裝產品需求總量為11230萬噸,蔬菜包裝行業分析指出,蔬菜包裝行業市場規模為7131.61億元,我國蔬菜包裝產品銷售均價為6350元/噸。
2011-2017年我國蔬菜包裝產品市場規模及均價走勢圖
新加坡成功地研究出一種可使芥菜、菜心和其它葉狀蔬菜保持新鮮達3個星期長的新型包裝技術.這些蔬菜的新鮮度、芳香、味道、質地和所含的營養與原來一樣完好無損。在真空條件下,食品和水產品在透明的食品貼體包裝膜和底盤之間真空密封。這種貼身包裝能有效地保持產品的原色、風味、新鮮度和口感.具有真空保鮮包裝和商業視覺展示功能。
兩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頒布實施,對我國各地調整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優化我國大宗農產品區域布局和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蔬菜包裝行業布局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選擇地域性強、品質優和市場前景好的特色農產品,制定和實施《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年)》,對指導各地充分利用資源比較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引導特色農產品向最適宜區集中,加快培育優勢產區,深化全國農業區域專業分工,深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力布局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我國特色農產品規模化和集約化開發程度不高,多處於原料型和初加工型生產階段,附加值低,未能很好地形成「一村一品」優勢,影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蔬菜包裝行業布局分析,推進特色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引導特色農產品進一步向優勢區集聚,發展適度規模生產,有利於吸引加工企業進入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經營,帶動加工、儲藏、運輸、營銷等關聯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加快培育區域特色產業。特別是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大都為勞動密集型農業,產品的商品價值較高,發展特色農業有利於挖掘農業內部潛力,擴大農村就業,開拓農民增收渠道,形成農民收入的新增長點,實現產業富村,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
當前,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市場需求結構呈現多元化和優質化趨勢。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人們對農產品的營養功能、保健功能和食用安全性等個性化特殊需求旺盛,豐富多樣的特色農產品倍受市場青睞。蔬菜包裝行業布局分析,優化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加速現代生產要素向優勢區定向聚集,有利於用現代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特色農業,加快優勢區現代農業建設,充分挖掘區域特色資源潛力,儘快形成新的特色農產品生產能力,增加優質特色農產品供給,滿足日益細分的市場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從總體上看,我國特色農產品多是勞動密集型,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是我國農業參與國際競爭,促進貿易平衡的重要手段。蔬菜包裝行業布局分析,加快推動優勢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品質,做強做大優勢區特色品牌產品,可以將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出口競爭優勢,擴大出口,優化出口結構,這對於提高農業整體競爭力,廣泛參與國際農業競爭具有重要意義。
生物多樣性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藥材和多種工業原料,而且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蔬菜包裝行業布局分析,特色農業的關鍵之點就在於「特」,錯綜複雜的地形地貌和複雜多樣的氣候環境,為不同類型的植物提供了不同的生長環境。尊重自然規律,應用現代高新技術,因地制宜地開發和保護地方特色種質資源,有序推進特色農業,有利於更好地維護生物多樣性,實現可持續發展。
蔬菜包裝行業布局分析,隨著我國的進一步開放,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速度越來越快,蔬菜包裝企業越來越需要高準確度與實時性的國際蔬菜行業相關信息及國際蔬菜貿易風險的評估信息與預警信息,因而,應進一步完善國際蔬菜信息發布機制、蔬菜及其加工品進出口預警機制和外貿爭端應急處理機制等,將使我國蔬菜包裝業的風險減少到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隨著科技的發展,從工藝到技術,蔬菜包裝將進一步向精細化發展,國外的發展趨勢也為國內發展提供了方向,未來行業處於不斷發展前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