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後視鏡 內容詳情
智能後視鏡行業投資分析
 智能後視鏡 2021-03-01 13:58:11

  智能後視鏡已經不算是一個新鮮事物,產品的話題一直火熱,我國廠商超過200家,主流品牌30個,大大小小的品牌超過400個,以下是智能後視鏡行業投資分析。

智能後視鏡行業投資分析

  智能後視鏡產品最早發展於2012年,沃可視著手開發並率先相關產品;2014年,眾多企業開始蜂擁扎入智能後視鏡市場,行業進入紅海。智能後視鏡行業分析指出,經過6-7年的市場教育,目前消費者對於智能後視鏡的接受程度較高,市場已經度過導入期,行業成熟度較高。

  從出貨量來看,我國智能後視鏡出貨量一直處於穩定增長態勢,但增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智能後視鏡行業投資分析指出,2019年之前,智能後視鏡的每年新增出貨量超過100萬台,進入2020年,整個智能後視鏡的出貨只有1410萬台,只比2019年上升64萬台。

  從消費者角度看,對智能後視鏡產品了解不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不想知其所以然,在用戶看來智能後視鏡,智能雲鏡,車載智能機器人等等五花八門的稱呼,只是廠商打著智能的噱頭,跑馬圈地,吸引資方的方式,所以這樣的方式最終用戶是不感冒的。這樣的方式對最終用戶沒多大意義,這是智能後視鏡價格虛高的一方面原因,廠商很清楚,就算是降價,這個掛「智能」的產品也不會出太大的量,所以價格一直挺高。

  從市場角度來看,智能後視鏡嫣然已經殺成紅海了,廠商對它的熱情如噴發的火焰山,這樣就導致廠商的蜂擁而至,產品同質化嚴重,用戶體驗不好,產品體驗無差異化。而產品價格虛高,導致消費者觀望者居多,真正買單者很少。

  通過對主流智能後視鏡產品的觀察,中端產品(800元)以上都有超過3種以上的功能,比較常見的有導航、行車記錄、免提電話、影音播放、電子測速預警、倒車影像、遠程協助,而低端產品則功能比較單一,以行車記錄為主。

  語音控制人機互動又是智能後視鏡智能化趨勢的一個佐證,而且它的語音控制比起手機上的語音交互使用頻率更高,體驗更好,只要車一打火智能後視鏡也同步開機運行,一上車就可以給智能後視鏡下達語音指令,通過它語音控制功能可以實現導航,發送微信語音,找飯館、電影院、KTV等,查詢天氣預報,查詢股市行情,這些功能都是在不耽誤你開車情況下同步實現的。

  只要智能後視鏡步入有序的發展軌道,就能給智能後視鏡行業帶來產品的升級換代,給終端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給廠商帶來更好發展的機遇。智能後視鏡行業投資分析指出,雖然目前看來智能後視鏡在市場上的地位有些尷尬,但智能化還是代表未來的趨勢,智駕已經成為潮流趨勢,只要智能後視鏡不斷的改善與升級,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相信智能後視鏡產品必將受到用戶的歡迎。

  目前,55%的中國消費者認為車載智能系統可以為他們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46%的受訪者對汽車智能化充滿期待,甚至只會考慮智能系統的車,另有42%的受訪者表示車載智能系統是未來的趨勢。

  如今的智能後視鏡市場,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品質不穩定、售後缺乏保障、渠道管理混亂、商業模式不清晰、廠商良莠不齊等諸多問題,未來智能後視鏡市場如何發展,需要企業依據市場的變化迅速調整策略來實現長久的發展,以上便是智能後視鏡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智能後視鏡相關研究報告
智能後視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