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大廳首頁 可行性研究標籤 政策
2025年政策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中國報告大廳

  2025年政策行業可行性研究是對擬建項目有關的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等進行調研、分析比較以及預測建成後的社會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綜合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財務的盈利性,經濟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以及建設條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從而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政策行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用途

  北京宇博智業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業務中心擁有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技術人才組成的專業化團隊,和由政府領導、權威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隊。截止目前,已經完成300多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受到了客戶的廣泛讚譽。

延伸閱讀

瑞銀胡一帆:期待更積極政策支持,關注高收益防禦性國企(20250428/11:41)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表示,預計政府可能會加大對自給自足、國內科技創新和「內循環」的支持力度,以促進經濟增長。股票方面,投資者可以關注金融、能源、電信和公用事業領域的高收益防禦性國企,科技板塊更看好擁有穩健現金流的在線遊戲和旅遊平台。中長期投資布局,繼續看好具備技術和定價優勢的領軍電動車製造商。

機構判斷年內第二輪政策可能在年中出現,借道A50ETF華寶(159596)布局(20250428/10:46)

4月25日,A50ETF華寶(159596)交投活躍,截止發稿成交額4520萬元。中信證券表示,展望後市,國內的政策是托底和應對式的,4月只是第一波以試驗和預防為特徵的政策;籌碼出清相對徹底且對業績不敏感的主題階段性占優;市場整體情緒位置不算低,科技板塊相對醫藥和消費更接近冰點,對風險偏好回升更敏感。具體而言,本輪政策表現為應對式、試驗式的。所謂「應對」指的是定向幫扶那些直接受到貿易衝擊的企業,而「試驗」指的是擴大服務業支持力度的相關政策從開始嘗試到提高規模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整體來看,本次政治局會議上也有一些新的政策思路,「大力發展服務消費」是首次提出,針對可能直接受損的外貿企業也有幫扶以及穩崗支持,並且再次強調了新興支柱產業的重要性。判斷年內第二輪政策可能在年中出現。接下來,即便後續市場的風險偏好繼續修復,主題行情的空間和廣度可能都會受到一定製約,5月的應對還是以「高切低」為主。配置上,5月可關注新技術和產業題材輪動、海外科技映射鏈修復以及服務業擴內需政策落地。資料顯示,A50ETF華寶(159596)及其場外聯接基金(A類021216/C類021217)被動跟蹤中證A50指數,該指數匯聚A股行業核心龍頭,50隻成份股分別來自50個中證三級行業,全面表徵A股標杆型核心資產!做多中國,首選A50。

中信證券:建議緊扣政策主線,在主題上參與廣義內循環和新科技(20250428/08:37)

中信證券指出,當前市場更關注確定性高和可兌現的方向,建議緊扣政策主線,在主題上參與廣義內循環和新科技主題,包括地產基建、旅遊、消費電子、機器人等。從主題環境來看,綜合流動性指標和市場風格特徵,市場或在低位內需板塊及新科技主題持續輪動。從催化因素分析上看,重點關注國內對內循環的穩樓市/促消費刺激政策、科技領域催化事件等。結合市場環境、催化因素以及綜合量化指標研判,建議關注地產基建、旅遊、消費電子、機器人主題。

中國銀河證券章俊:預計將有更多政策支持和制度創新有效活躍資本市場(20250425/16:18)

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章俊表示,近期外部因素衝擊全球金融市場,投資者避險情緒顯著上升。在中國經濟的內生韌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應對下,A股市場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提出,意味著在穩定的基礎上,未來需要進一步活躍市場,這也是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資本市場層面的映射。(上證報)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兼顧內外政策環境的前提下 降准、降息或適時落地(20250425/16:10)

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適時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貨幣政策提出「適時降准降息」,支持消費、科技,結構性工具或有創新增量。「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宏觀政策定調『更加積極有為』,貨幣政策則是延續了『適度寬鬆』的基調。」明明分析說:具體到貨幣政策總量工具層面,會議要求「適時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預計後續在兼顧內外政策環境的前提下,降准、降息工具或適時落地;在貨幣政策結構性工具層面,會議要求「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領域主要針對「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方面。(上證報)

政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更多標籤

最新報告

相關資訊

免費報告

相關標籤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