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美國對華晶片出口政策突變正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焦點事件,涉及英偉達、AMD等巨頭的財務損失與市場動盪。這一系列限制不僅影響企業利潤預期,更折射出地緣政治如何深度介入科技競爭,其連鎖反應已波及資本市場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美國政府要求晶片企業向中國市場銷售尖端產品需申請許可證的新規,直接導致英偉達在第一季度額外計提55億美元相關費用。同期AMD也面臨高達8億美元的費用壓力,涉及庫存減值和採購承諾調整。兩項數據共同指向政策突變帶來的財務衝擊——兩家公司均將損失歸因於限制措施引發的供應鏈與市場准入不確定性。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之一,中國對AMD銷售額貢獻超過62億美元(占總營收24%),英偉達相關產品在華潛在市場規模約120億美元。儘管這一數字看似低於本土競爭者,但政策轉向直接切斷了企業開拓高增長市場的關鍵路徑。英特爾Gaudi系列處理器的銷售限制進一步印證:美國企業正被迫放棄本可獲得的戰略機遇。
川普政府政策反覆性引發連鎖反應,阿斯麥等設備製造商警告關稅擾動已影響全球晶片需求。資本市場同步承壓,費城半導體指數單日暴跌4.1%,AMD與英偉達跌幅均超6%。這種劇烈震盪暴露了科技產業對政策環境的高敏感度——企業既要應對技術競爭,又需在國際規則變動中尋找生存空間。
美國限制措施客觀上加速了技術本土化進程。有分析指出,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轉向華為等本土供應商填補缺口。這種替代效應不僅改變商業版圖,更將重塑全球晶片供應鏈的區域分布與合作模式。企業申請出口許可的努力能否奏效,成為觀察政策彈性的重要風向標。
總結來看,美國對華晶片出口限制已從單一事件演變為系統性產業變革導火索。巨額費用計提暴露政策突變對企業財務的直接衝擊,而市場反應則凸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高度關聯性。在地緣政治與商業利益持續碰撞的背景下,企業正面臨技術研發、合規成本及市場份額間的艱難權衡,這種不確定性或將長期籠罩整個行業生態。
周三美股成交額第2名英偉達收高4.16%,成交370.67億美元。截止周三收盤,英偉達本周累計上漲逾16%,已經抹去今年以來的跌幅。5月13日,在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宣布了一項重大合作:英偉達將向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旗下新成立的AI公司HUMAIN出售超過1.8萬枚最新的GB300人工智慧晶片。這批晶片將用於建設規模空前的AI數據中心,最高容量可達500兆瓦,標誌著沙特在全球AI競爭中的雄心壯志。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