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飲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酒類市場動態:黃酒頭部企業提價策略與行業格局演變
 酒類 2025-04-03 08:50:04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2024年經營數據及最新行業動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酒類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消費升級與成本攀升的雙重壓力下,中國酒類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據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營收同比增長6.8%,而黃酒行業增速放緩至3%左右。在此背景下,頭部黃酒企業古越龍山、會稽山等通過提價策略應對成本上升,並試圖突破增長瓶頸。本文聚焦其市場動作與經營表現,解析黃酒行業的競爭態勢與未來趨勢。

  一、酒類價格調整潮起:黃酒企業集體提價背後的邏輯分析

  2024年,古越龍山宣布對部分產品提價,最高幅度達12%,主要涉及五年陳及以下普通產品和壇裝系列。此前的2023年11月,該公司已對同類產品進行過2%5%的調價。同期,會稽山也宣布對純正、三年陳等系列提價4%9%。

  核心驅動因素包括:

  成本壓力:原材料(如糯米、小麥)、包裝材料及人工費用持續上漲;

  產品升級:古越龍山強調配方優化與包裝調整,試圖通過「優質優價」策略提升品牌形象;

  競爭格局:黃酒行業集中度較高但增速趨緩,頭部企業需通過提價鞏固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提價並非全系覆蓋,而是聚焦中低端產品線。例如古越龍山的清醇三年系列(500mL裝售價約24元)屬於大眾消費主力品類,此舉或平衡成本與消費者接受度。

  二、酒類企業盈利能力承壓:提價未能逆轉利潤下滑趨勢

  儘管提價動作頻繁,古越龍山的經營表現仍顯乏力。2024年財報顯示:

  營收增長但利潤大幅波動: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36億元(同比增長8.55%),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降48.17%至2.06億元,主因是上年非經常性收益(如拆遷補償)推高基數;

  扣非利潤增長停滯:扣除非經常損益後淨利潤僅1.98億元,較2019年增幅不足10%,與白酒行業動輒雙位數增速形成對比;

  毛利率全線承壓:中高檔酒、普通酒的毛利率分別下降0.37%和2.75%,提價未能完全覆蓋成本上漲。

  數據揭示黃酒企業的痛點:一方面需通過提價應對成本,另一方面面臨市場接受度與消費群體地域局限(江浙滬占比超60%)的雙重約束。

  三、酒類行業增長瓶頸凸顯:區域依賴與品類擴張挑戰並存

  古越龍山2018年以來已四次調價,但經營目標連續四年未達標。例如其2024年設定的「營收超20億元、利潤增12%」目標均未實現。這反映出黃酒行業面臨的結構性矛盾:

  區域市場天花板:黃酒消費仍高度依賴江浙滬地區,全國化擴張成效有限;

  品類競爭劣勢:相較於白酒(宴席場景主導)和啤酒(年輕化布局),黃酒在品牌認知與飲用習慣上處於下風;

  成本傳導能力弱:低端產品提價空間受限,而高端化轉型需長期培育消費者認知。

  未來破局方向或在於:1)拓展北方市場,通過健康屬性切入養生消費場景;2)強化中高端產品矩陣,提升品牌溢價;3)數位化營銷觸達年輕群體。

  總結

  黃酒頭部企業的提價策略既是應對成本壓力的權宜之計,也是品類升級的重要嘗試。然而,在行業增速放緩、區域依賴顯著的大背景下,僅靠價格調整難以突破增長瓶頸。古越龍山等企業需加速產品創新與市場擴張,方能在酒類紅海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2025年,黃酒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戰略分化期,唯有兼具品牌力與創新能力者能占據高地。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酒類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