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行業分析顯示,2025年全球運輸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2.8萬億美元,區域互聯互通項目成為各國戰略布局焦點。其中,連接俄印伊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INSTC)憑藉其縮短亞歐運輸距離30%、節省時間40%的優勢,在地緣經濟重構中扮演關鍵角色。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運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俄羅斯與伊朗高層就 INSTC 發展展開密集磋商,雙方強調該走廊對重塑歐亞物流網絡的重要性。根據規劃,INSTC 將通過裏海黑海航線及中亞鐵路網,將印度洋至波羅的海的運輸距離從傳統路線的12,000公里縮短至7,200公里。兩國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年貨運量突破4,500萬噸的目標,並優先升級裏海港口與跨裏海鐵路段。
雙方明確將於5月15日啟動的歐亞經濟聯盟伊朗自貿協定將加速運輸資源整合。該協議預計使雙邊貿易額在2025年突破400億美元,其中能源物資與工業製成品通過 INSTC 運輸的比例將提升至65%。為配合這一進程,俄伊已啟動聯合物流中心建設,並規劃新增3條跨境貨運通道以應對預期增長的運輸需求。
4月25日即將召開的經貿合作常設委員會會議上,雙方將重點討論 INSTC 運輸流程標準化問題。議題涵蓋數位化通關系統開發、多式聯運成本控制以及應急物流通道建設等關鍵領域。專家預測,隨著運輸瓶頸逐步消除,INSTC 的綜合運營成本有望在2025年前降至傳統歐亞路線的70%以下,進一步強化其作為"一帶一路"西線樞紐的地位。
總結來看, INSTC 發展正成為撬動歐亞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支點。通過深化運輸網絡協同、釋放自貿協定紅利,該走廊不僅將重塑區域物流格局,更可能重構全球貿易版圖中南北軸線的競爭態勢。隨著2025年關鍵節點目標的穩步推進,其在能源安全與供應鏈韌性方面的戰略價值將持續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