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能源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煤電投資分析:技術升級與市場機遇並行 新一代機組改造加速推進
 煤電 2025-04-19 08:30:0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基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核心數據)

  近年來,隨著能源結構轉型加速,煤電在電力系統中的角色正從傳統基荷電源向調節支撐性電源轉變。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通過技術指標體系完善與市場化機制設計,為行業指明了改造方向與發展路徑。預計到2027年,全國將形成一批深度調峰能力突出、低碳化水平領先的新型煤電機組集群。

  一、技術指標升級驅動煤電機組改造加速

  《方案》從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運行四大維度構建了全新的技術標準體系。具體要求包括:

  深度調峰能力提升:現役機組需達到25%40%最小出力,新建機組降至25%以下,新一代機組目標為低於20%,較此前35%40%的標準顯著提高;

  負荷響應效率優化:在50%以上負荷區間,新建機組負荷變化速率不低於2.2%/分鐘,新一代機組可達4%/分鐘,在30%50%負荷區間的響應速度分別提升至1%和2%;

  寬負荷運行能效控制:要求現役、新建、新一代機組在30%負荷時的煤耗增幅不超過25%、20%、15%,其中新一代機組設計工況下供電煤耗需≤270克/千瓦時,較現行標準(285300克)進一步收緊;

  低碳化改造目標:新建機組鼓勵實施低碳技術,新一代機組經改造後度電碳排放比2024年同類型機組降低10%20%。

  這些指標的出台標誌著煤電機組從單純發電向綜合調節功能轉型,預計未來三年內行業將迎來新一輪設備升級投資熱潮。

  二、市場化機制助力煤電獲取超額收益

  升級改造後的煤電機組將通過電力現貨市場和碳交易市場實現價值釋放:

  現貨市場的調峰溢價:具備快速響應能力的機組可在電價尖峰時段增發,低谷時段減產。以山東為例,2024年前三季度現貨均價較中長期合約價高8厘/千瓦時,未來隨著新能源占比提升,峰谷價差將進一步擴大;

  碳交易市場的減排紅利:供電煤耗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機組可通過出售碳配額獲利。當前全國碳市場價格約8590元/噸(2025年3月數據),參考歐洲市場6070歐元/噸的價格水平,國內碳價存在長期上漲空間。

  政策明確支持符合條件的燃煤項目發行REITs等金融工具,為改造資金提供多元化來源。

  三、煤電升級釋放新能源消納潛力

  《方案》強調通過提升火電機組靈活性,為水電及風光發電騰出更大接入空間:

  煤電調峰能力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支撐約2%的新能源裝機規模;

  新一代機組與儲能系統協同運行後,有望實現電力系統綜合能效提升5%8%,推動構建高比例清潔能源體系。

  總結

  《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通過技術標準重構和市場化激勵措施,明確了未來三年行業升級路線圖。預計20252027年期間,煤電企業將加速推進機組改造以滿足調峰、低碳等硬性指標,在現貨市場與碳交易中獲得新增收益渠道。同時,煤電靈活性提升將為新能源消納創造有利條件,推動我國能源系統向清潔高效方向轉型。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具備技術儲備和管理優勢的頭部發電企業,其在改造成本控制及市場價值挖掘方面更具競爭力。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煤電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