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生物製藥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25年何首烏行業趨勢分析:何首烏探索從傳統應用向科學研究拓展
 何首烏 2025-05-19 16:18:27

  在中醫藥研究領域,何首烏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其乾燥塊根經過炮製後,不僅能降低毒性、增強有益作用,還在多種疾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功效。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對何首烏的探索逐漸從傳統應用向科學研究拓展。通過對大量文獻的深入分析,能夠更全面、系統地了解何首烏研究的現狀、熱點以及未來趨勢,這對於推動何首烏相關研究和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2025年何首烏行業趨勢分析:何首烏探索從傳統應用向科學研究拓展

  一、何首烏研究文獻的整體情況與時間分布特徵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何首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從中國知網和 Web of Science 資料庫進行檢索篩選,最終納入 1131 篇中文文獻和 386 篇英文文獻,共計 1517 篇。對這些文獻的發表時間進行分析發現,中文文獻發文數量在 1992 - 2008 年呈波動性增長,2008 年達到峰值,隨後在 2008 - 2023 年呈波動下降趨勢;英文文獻自 2005 年開始有相關研究發表,2005 - 2022 年呈現波動性增長態勢,2022 年發文數量最多。這種時間上的變化趨勢,反映了不同階段研究人員對何首烏關注度和研究方向的轉變。

  二、何首烏研究的作者與機構分布及合作情況

  中文文獻涉及 960 位作者,其中發文量≥14 篇的有 10 位。部分作者以團隊形式合作發文,有的團隊專注於何首烏肝損傷機制和炮製減毒研究,以及臨床中藥學與安全用藥研究;有的團隊則主要從事何首烏的化學成分研究以及含量測定。英文文獻涉及 648 位作者,發文量≥6 篇的有 10 位,研究多集中在何首烏代謝物、藥理毒理等方面。從機構角度來看,中文文獻發文量前 10 的機構主要為中醫藥相關高校,英文文獻發文量前 3 的機構分別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但整體而言,各個機構之間的合作程度不高,互動頻率相對較少。

  三、何首烏研究熱點通過關鍵詞分析呈現

  (一)關鍵詞共現分析揭示研究重點成分

  對中英文文獻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中文文獻關鍵詞共現圖譜有 729 個節點,1814 條連線,密度為 0.0068,頻次≥20 次的關鍵詞有 14 個,除 「何首烏」 和 「制何首烏」 外,大黃素、肝毒性、何首烏飲等關鍵詞出現頻次較高。英文文獻關鍵詞共現圖譜有 448 個節點,1015 條連線,密度為 0.0101,頻次≥32 次的關鍵詞有 11 個,除相關核心詞外,成分、氧化應激、細胞等關鍵詞出現頻次較高。由此可見,何首烏化學成分研究是熱點,其中蒽醌類成分研究比重較高,大黃素是重點研究對象。

  (二)關鍵詞聚類分析展現研究領域分布

  利用對數似然比法對關鍵詞聚類,中文文獻聚類模塊性指數 Q = 0.8473,輪廓值 S = 0.9683;英文文獻聚類模塊性指數 Q = 0.7715,輪廓值 S = 0.9024,結果可信度高。中文文獻 10 個聚類涵蓋何首烏與制何首烏對比研究、作用機制、臨床應用、成分研究等多個領域;英文文獻 10 個聚類則涉及鑑定、臨床應用、化學分析、肝損傷等方面的研究。這些聚類清晰地展示了何首烏研究的不同方向和重點領域。

  (三)關鍵詞突現分析呈現研究熱點演變

  中、英文文獻均得到 25 個突現詞。中文文獻前期研究熱點在臨床應用,如治療白癜風;2005 - 2015 年集中在質量控制和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研究;2015 年至今聚焦於肝毒性及炮製研究。英文文獻前期關注中草藥植物和抗氧化活性及二苯乙烯苷類成分研究;2013 - 2018 年熱點為藥代動力學;2019 年至今則側重於肝毒性機制、藥理學與毒理學及藥物相互作用研究。關鍵詞突現分析準確地反映了何首烏研究熱點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四、何首烏研究熱點與趨勢的深度探討

  何首烏在臨床應用廣泛,但近年來其相關製劑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有所增加。儘管炮製能降低何首烏毒性,但其效 - 毒同源的特性使得主要成分蒽醌類、二苯乙烯苷類既是藥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這也使得何首烏藥效、毒性成分研究成為中藥研究領域的熱點。目前,關於何首烏肝損傷機制的研究眾多,主要通過大鼠模型,運用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和生物信息學技術進行探索,發現其可能通過改變膽汁酸生物合成、引發炎症反應,以及與細胞色素 P450 酶多態性和免疫介導等因素相關。然而,何首烏效毒同源成分轉換關係及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肝損傷潛在毒性機制也不清楚,預防和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誌物也不明確。因此,對何首烏效毒關係的深入研究以及肝毒性機制的探索仍是當前研究重點,建立肝損傷早期預警方法也備受期待。

  綜上所述,通過對1517篇何首烏相關文獻的可視化分析,清晰地展現了何首烏研究的全貌。從文獻發表情況、作者與機構分布,到研究熱點通過關鍵詞分析呈現,再到對研究熱點和趨勢的深度探討,都表明何首烏研究領域雖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效毒關係和肝毒性機制等關鍵方面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未來的研究應聚焦於這些重點領域,以更好地指導何首烏在臨床中的合理應用,推動何首烏相關研究的持續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何首烏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