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中,對中藥材化學成分的精準解析是揭示其藥效與毒性物質基礎的關鍵。何首烏作為傳統中藥材,在臨床應用廣泛,但其化學成分複雜,且存在引發肝損傷等不良反應的情況,深入研究其化學成分對保障用藥安全和推動產業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相關研究技術不斷創新,2025年在何首烏行業技術領域,基於離線二維色譜 - 質譜聯用技術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為深入了解何首烏的物質基礎提供了有力支持。
實驗選用的何首烏生品購自正規渠道,經專業鑑定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同時,採購黑龍江產黑豆用於炮製。何首烏九蒸九曬炮製品嚴格按照特定流程製備:先將何首烏用米泔水浸泡 12 小時,再與黑豆層層鋪放於蒸鍋中隔水蒸製 12 小時,棄去黑豆後露天晾曬 12 小時,接著用 50℃烘箱烘至恆重,如此反覆蒸曬九次,每次均留樣備用,且每次蒸製前更換浸泡好的黑豆,同批次平行蒸製 3 份,確保實驗樣本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何首烏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研究顯示,實驗配備了一系列先進儀器,如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的 Ultimate 3000 超高效液相儀和高分辨質譜儀 Q-Exactive-Orbitrap MS 等,為實驗提供了精準的分析工具。試藥方面,選用 HPLC 級乙腈、甲醇等多種試劑,以及多種高純度對照品,如順式二苯乙烯苷、反式二苯乙烯苷等,為後續實驗的準確性奠定基礎。
何首烏炮製品粉末經 3 號篩處理後,精密稱取適量,加入 70% 甲醇配製成 50mg・mL⁻¹ 的溶液,通過渦旋混勻、超聲提取(功率 250W,頻率 50kHz)1 小時、13200g 離心 20 分鐘,取上清液過 0.22μm 微孔濾膜後,即可用於進樣分析,此過程確保樣品中的化學成分充分提取且溶液純淨。
構建親水相互作用和反相色譜(HILIC×RPLC)的離線二維液相色譜系統,第一維採用 Waters Xbridge Amide 色譜柱,流動相為 0.1% 甲酸水 - 乙腈,在柱溫 30℃、流速 1mL・min⁻¹、進樣量 5μL、檢測波長 254nm 及特定洗脫梯度下完成分離;第二維使用 Waters CORTECS UPLC Shield RP18 反相色譜柱,同樣以 0.1% 甲酸水 - 乙腈為流動相,在柱溫 30℃、流速 0.3mL・min⁻¹、進樣量 5μL 及優化後的洗脫梯度下進一步分離。質譜採用 Q-Exactive 質譜儀負離子掃描模式,設定噴霧電壓 - 3kV 等一系列參數,採用 Full MS/ddMS2 掃描模式,確保對樣品成分進行全面、準確的檢測。
按照色譜保留時間,將何首烏炮製品樣品依次分割為 0 - 3min(Fr.1)等 11 個時間段,重複進樣 8 針,對各時間段樣品分段製備後氮氣吹乾,用 70% 甲醇復溶取上清液,4℃保存用於第二維分析,實現對樣品成分的精細分離。
對比水、50% 甲醇 - 水、70% 甲醇 - 水和純甲醇作為提取溶劑的效果,發現 70% 甲醇 - 水提取的色譜峰個數最多,為 756 個,能夠檢測到更多化合物,兼顧極性及非極性樣品提取,被選定為提取溶劑。在固定相選擇上,經篩選確定 RP18 柱為第二維固定相,XBridge Amide 色譜柱為第一維固定相,並優化了兩相的色譜條件。經計算,該離線二維液相色譜系統正交性達 55%,峰容量為 9373,有利於化學成分的分離和表徵。
通過上述實驗方法,對何首烏炮製品成分進行分析,共表徵得到 139 個化合物,其中 12 個與對照品比對確認。對二苯乙烯類、蒽醌類、多酚類、黃酮類等成分的代表化合物進行裂解規律解析,如反式二苯乙烯苷、大黃素、兒茶素、染料木素等,詳細闡述其母離子裂解產生碎片離子的過程,為成分鑑定提供依據,同時列出基於二維液相色譜質譜表徵的 139 個化合物的詳細信息,包括化合物名稱、餾份、保留時間、分子式、母離子、偏差及二級碎片等。
本研究成功建立離線二維液相色譜與四極杆 - 靜電場軌道肼高分辨質譜聯用方法,對何首烏炮製品化學成分進行分析,表徵出139個化學成分,相比一維色譜實現了更大峰容量,檢出更多微量成分。構建的 HILIC×RPLC 離線二維色譜系統雖存在手動收集餾份等操作上的不足,但為探尋何首烏藥效和毒性物質基礎提供了關鍵數據,有助於深入了解何首烏的藥理和毒理機制,為後續相關研究和何首烏的安全合理應用提供重要參考,推動何首烏行業在質量控制和藥物研發等方面的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