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債券市場利空消息雲集,包括一行三會債市強監管政策、美國加息等靴子未落地,導致債券市場利率上行,發行市場受阻。3月累計34家企業已經被迫取消或延遲債券發行338億元,無論從環比還是同比來說金額都頗為驚人。
3月以來,債券取消發行潮蔓延,最近短短5個交易日已有27支近300億元債券取消發行,返費補貼發行甚至包銷的情況也不少見,部分債券發行利率甚至達到約7%的高位。
繼1月、2月均有約30支債券取消發行後,3月以來,債券取消發行潮仍在蔓延,截至15日至少已有34支債券公告取消或推遲發行,僅最近5個交易日就有27支、累計發行規模295億元的債券取消發行。
債券取消發行潮對應的是信用債一級市場的低迷。據2016-2021年中國債券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月和2月,非金融類信用債分別發行2041.8億元、2136.12億元,對應淨融資均為負值,分別淨流出489.95億元和872.37億元。儘管近期新債供給有所回暖,3月至今非金融類信用債發行量已超過2400億元,高於上月全月發行總量,但分析人士指出,3月非金融類信用債到期量也比上月翻倍至4500多億元,且取消發行增多,返費補貼發行甚至包銷的情況也不少見,反映出企業發債融資需求清淡。
「據了解,實際發行成功的債券中,也有不少返費補貼收益、甚至包銷的案例。比如電力發行人發行的短融要補貼20-30bp,化工建材等周期性行業則要補貼40-50bp,這些發行人以AAA級央企或地方大型國企為主。」業內人士透露,這些企業容易取得優惠貸款利率因而對債券發行成本非常敏感,但不補貼收益難以達到市場要求,而銀行作為主承則願意損失一些承銷收入維護業務關係,由此出現不少返費補貼案例。
進一步看,在債市震盪調整的背景下,融資成本趨高也戳中不少發行人的痛點,部分再融資壓力大的發行人債券發行利率甚至達到7%的高位,明顯高於同評級估值。如3月發行的17晉能01、17堯柏水泥CP001、17同煤02發行利率分別高達7%、6.98%和6.8%。
此外,同業存單的定價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信用債整體的一級發行利率,因信用債發行相對貸款並不具有更高的性價比,發行人發行意願減弱。
「近期信用債供給低迷的原因主要是"好的不願發,差的發不動",即高等級認為債券融資成本高因而發行意願弱,低等級由於市場風險偏好低因而銷售困難,最終實際發行量難以增加。」中金公司點評稱。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12月國海證券「假章案」觸發債災,債券市場至今仍在深度調整,預計要待一行三會強監管政策、美國加息等靴子落地,市場吃了「定心丸」才有望回暖。
東興證券分析師鄭良海表示,目前利率債收益率調整超過了去年12月,信用債收益率也全面上行,且近期信用風險事件明顯增多,過剩產能執行去產能政策,但即使去產能最好的煤炭和鋼鐵也並非全部改善,分化明顯,除了政策周期外,更應關注企業經營層面變化。
「實際上2016年12月份以來就出現債券取消發行的情況,尤其是債災影響,債券市場有一個深度調整,後面市場又對流動性有擔憂,尤其是對去杆槓和調控、監管層債券強監管變化。」石磊表示。
實際上,2016年12月,受國海證券「假章案」事件影響,當月也集中出現債券取消或延期發行的情況,類似取消金額高達1002億元,受影響較大的也是產能過剩、融資需求強的行業包括鋼鐵和能源等領域。
因此,石磊判斷,債市真正回暖可能在下半年,因為市場在等待一行三會相關債市監管政策、央行MPA考核以及美國加息等靴子落地。
「等靴子落地後市場才會積極配置,放開擔憂加緊干,可能要到二季度靴子落地,預計債市拐點也在二三季度,市場真正轉暖要到下半年。」石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