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最新市場監測數據顯示,3月31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呈現結構性分化趨勢。其中"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升至119.48點,較前一周末微增0.21%,反映整體市場價格穩中略漲;而核心民生保障的"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同步攀升0.23%至120.58點。各類農產品價格在供需關係調整下呈現差異化波動特徵。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農產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豬肉批發均價回落至20.85元/公斤,周環比微降0.4%,延續近期震盪下行走勢。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牛肉和羊肉價格同步走高,其中牛肉以60.94元/公斤創出1.7%的漲幅,羊肉則錄得0.9%的溫和增長。這種分化反映出季節性消費偏好轉移及養殖端供給調整對市場價格形成的雙重影響。
雞蛋市場延續弱勢格局,當前批發價格報8.08元/公斤,周環比下跌0.6%,消費需求進入傳統淡季特徵明顯。白條雞價格同樣承壓下行,17.33元/公斤的報價較前一周末回落1.5%。禽類產品價格同步走低既受替代效應影響,也折射出養殖端產能恢復帶來的市場壓力。
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綜合均價維持在4.83元/公斤,周環比微降0.2%,季節性供應增加對沖了部分價格上行壓力。水果板塊則表現相對堅挺,6類代表性品種平均售價7.59元/公斤,較前一周末小幅上漲0.1%。水產品方面,鯽魚價格保持穩定在20.12元/公斤,鯉魚和白鰱分別下跌1.4%、1.5%,而大帶魚憑藉持續走俏的市場需求實現2.3%的顯著漲幅。
綜上所述,當前農產品市場呈現供需動態平衡特徵。肉類板塊結構性分化反映了消費偏好的季節性調整,禽蛋價格回調則與產能周期密切相關。蔬菜水果在供應端穩步提升的同時保持合理波動區間,水產品種表現延續了差異化競爭態勢。這些價格變動既體現了市場自我調節功能的有效發揮,也為後續生產布局和消費需求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